笔者曾在2005年提到,我国传统上对于“常”这一术语的运用,主要在如下两方面:一是指社会生活秩序的常态,局内人习以为常,局外人寻常所见;二是指民众观念中遍布宇宙万物之中的常规。①本文中所使用的“常”与“非常”,主要是就村落中的民间信仰活动而言。民间信仰之“常”,兼具上述两个方面的特征,既与民众观念中的常规、常理相联系,可以视为乡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民间信仰之“非常”,则是指在某些特殊时段中,人们有意打破乡土生活的常规,凸显民间信仰的权威性,在民间信仰的旗号下组织对乡土生活常规具有颠覆性的种种活动。② 就我们长期调查的鲁中地区洼子村而言,村落内部的信仰活动遍布于一年的四时八节,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元而进行,是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以农历四月初八的莲花庵庙会为代表的村外信仰活动,③村民以仪式表演的方式重温或重塑人神关系、人际关系乃至村际关系,参与者暂时超越了现实日常生活,营造出一种有别于日常生活的特殊文化情境,是民间信仰活动的“非常状态”。二者共同构成了村民的信仰世界,前者是后者的日常积累,后者是前者的凝聚与强化。这种“常”与“非常”的转换,大致代表了洼子村信仰活动的基本节律。在洼子村村民心目中,莲花庵庙会之于日常信仰活动,就像节日序列中的春节一样神圣与隆重。本文以此为基点,试图在广泛的意义上探讨民间信仰“常”与“非常”两种状态之间的相互关联与转换机制,以及对于乡土社会的意义。 一、村落:自然聚落与文化空间 山东省淄博市罗村镇洼子村地处丘陵与平原的交界地带,属鲁中山区,距离区政府所在地25华里,与镇政府所在地相距2华里。该村现有家庭526户,1773人,其中张姓人口占到全村的85%以上,全村土地面积1200余亩,人均耕地0.7亩。④此地三面环沟,中间平凹,东面丘陵绵延。该村除村西、村北有少量地块比较平整以外,村东的大片可耕地都在山丘之上,地块大小不一且质量较差,共有100多处,是一个土地贫瘠的山村。 洼子村村名曾几经更易。⑤有村民说,洼子村建村时间为元朝至正年间,已有700多年历史。但这一说法在村中影响有限,多数村民认为其先祖是明初从河北枣强迁来,与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的移民政策有关。村民张笃学认为,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张姓并非是最早迁居本村之人,其始祖张在勋明初从枣强迁来时,这一带已有董、咸、马(马家现已无人在村内定居)3家“坐地户”。村里有顺口溜说:“张王李赵马刘陈,臧家咸家挨着门;董家门上独一丁,还有一家孙成银。”张笃学认为这反映的是明朝中叶的村内情形。我们在村里看到一份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13)所修的《张氏世谱》,有言: 修世谱序 河以东,古仙岩庄也;河以西,古聂家庄也。⑥河为时水之一,两庄不知昉何代而易其名,地之相去也里余耳。史氏谓,洪武之世,山左徙民最多。据茔碑所载,先祖父由枣强、南皮诸县迁居而来之始,度地相宅,聚族于斯而家焉。余族中父老子弟,虽析离散处于两地,而赴急难,通有无,嫁娶凶丧,扶持亲睦无间然。即岁时伏腊、春秋拜祀之暇,聚首燕乐,绰有古风。自前明治平三百年,户口浸繁…… ——光绪二十九年岁次癸卯孟夏十六世孙□□谨识 先祖父之聚族于淄也,未能确指为何年。据凹子庄旁西茔、北茔墓碑,所载多明季时日。鲁家庄西河岸上茔,逮于国朝,乾隆初始置碑焉。故族老传闻,始祖自洪武中迁居来此,非臆说无稽也…… ——光绪二十九年岁次癸卯孟夏履端谨识 族谱序 始祖自枣强迁淄,卜居于仙人乡张家庄,即今之洼子庄也……光绪壬寅春,吾族共议汇谱,却憾始祖无徵。幸镜轩兄家藏世系图一幅,所载一世祖在勋、二世缘志等祖下七支备载,世次与碑符合。虽四世祖名字无稽,而自始祖至三世得知其略,实千古难期之遇,亦属吾族意外之望,故曰天成之也…… ——光绪二十九年岁次癸卯孟夏十七世孙殿惠谨识 自1996年至今,洼子村张姓人家又有三次规模不等的修谱活动。修谱,自然要以老谱为基础。三次修谱活动,使光绪版《张氏家谱》里的家族知识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如关于张氏家族的明初移民说、始迁祖张在勋、张氏家族西茔和北茔两大支的由来等等。⑦ 洼子村传统上以农业生产为主,以采铝石、采煤、加工砚台等为副业。该村制砚历史不详,⑧据民国二十一年十二月《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总编十四分编中记载:“淄川砚颇有名,石自洞子沟出,在城东北二十五里。制砚者共四村,为大窵桥、小窵桥、河东、洼子等,合计之约百余户,出口精致,畅销近远。”这说明在20世纪30年代,洼子村的砚台生产依然保持了一定规模。里面所提到的“洞子沟”,在洼子村与河东村之间,俗称“砚台洞”。20世纪70年代,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大批淄砚出口日本。1978年,罗村镇成立淄砚厂,离洞子沟最近的五六个村庄几乎家家制砚——实际上是以辛苦的手工活从镇淄砚厂赚取一点粗加工费,再由受过训练的技术人员作进一步加工。这种群众运动式大批量的砚石采制,很快就使得国际市场趋于饱和,淄砚市场一落千丈。洼子村目前仍以制砚为业的只有一家。此外,依靠并不丰饶的地下煤矿资源,20世纪七八十年代洼子村曾开办了小煤井3座、砖厂1个、瓦厂1个、石灰窑2座,规模都很小。但随着煤资源的迅速耗尽,众多小企业或关闭,或转由个人承包。村民对此甚不满意。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