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9)06-0094-07 在我们的时代,视觉观念居于统治地位并“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①,琳琅满目的图像构建着当代人的生存环境,改变了人的文化境遇:“在这样的文化中,视觉活动普遍地渗透于当代人的文化整体经验之中,文化的基本价值属性是视觉性的,文化构成的基本方式是视觉化的。”② 在这种视觉文化转向或者说图像转向中,图像和视觉性问题也随之成为了人文社科领域的热门研究主题,各种维度的关注和反思的声音纷繁复杂、不绝于耳。本文无意于添加琐碎的声音,只想以一种历史性的目光、从根本的形而上层面考察视觉文化与人类世界的内在深层关联,从而理解视觉文化之本质,明确我们对待视觉文化现象所应具有的基本的理论立场。这就是,正视视觉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命运,肯定视觉文化对于实现人类梦想的意义和价值。 一、视觉精神:人性基础 视觉和图像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带有普遍精神价值倾向的行为:“人们生活的现实,都是存在于动态的时间空间连续体之中的,然而被刻画出来的图像却只有两个维度的静态平面,把动态的生活世界处理成两个维度,如果没有精神上的变革就不可能实现。而且这种变革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物质需求,也无法直接应用于日常操作,看起来似乎只是一种为了满足人们‘视看’的需要的形式活动,因此,它一开始就是与动物的活动有着本质差别的活动,表现出了人类在观察世界和构造世界中的某种精神属性。”③研究当代视觉文化,必须对这种精神属性的内涵有所揭示。因为,对于任何一种人类文化形态,只有洞悉了其与人类内在世界和精神空间的深层关联,才能获得深入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如果对视觉及图像文化的研究没有深入考察它与人类内在精神空间的联系,揭示它的精神属性、人性基础,研究成果必定流于肤浅和表面,与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人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宗旨也相去甚远。而考察视觉和图像活动所蕴含的人类普遍精神价值倾向,又需要一种超越当代视觉文化情境之上的历史性的目光。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历史-人文的视野,我们发现,将世界当作视觉图像来把握是植根于人性深处的一种冲动,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最后现代的视觉文化其实与人类最原始的图像文化拥有共同的精神动因,这就是人类降服时间、把握世界,超越自身生存有限性的肯定性的精神意向。正是这种隐秘而深刻的精神冲动,使人倾向于将存在于其中的世界整体把握为视觉图像,从而形成了贯穿整个人类生活的视觉精神。 人类生活的世界存在于动态的时间空间连续体之中,而自然的时间维度总是凸显人的局限性,伤害人的主体感情。时间的运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处于永恒的运动中,片刻不停地奔涌向前,不停留、不可逆转,绵延不绝,不可穷尽。人的生命的过程是一个被时间之流所裹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间的无限性反衬出人的生存的有限性,时间强大的单维不可逆性映照出人的脆弱和无能为力。在无限、独立的时间面前,人类总显得被动、力不从心,这种挫折感严重伤害了人的自信和自尊:人无法控制时间,这就意味着人无法掌握自己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无法确证自己的主体地位。这种生存的无力感以及随之而来的身份的焦虑使人对时间的精神需求普遍变得极为强烈,人们希望通过某种手段、某种方法可以超越自身的局限性而随心所欲地占有时间、改变时间,哪怕这种掌控只是瞬间性的和想象性的。对于人类来说,这种降服时间的渴望是难以抑制、根深蒂固的,文明的不断进步只不过是把这种要求升华为合乎情理的想法罢了。 而视看以及留存视觉的图像活动正是人类降服时间、掌握生活世界从而确证自身力量的精神意向的一种最为本能的实践方式。如同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所说的:“人为地把人体外形保存起来就意味着从时间的长河中攫住生灵,使其永生。妥善保存死者骨肉的完整外形,这曾经是天经地义的事。”④对时间流逝不止、无法把握的恐惧,使人类怀有与生俱来的攫取瞬间、凝固瞬间的精神冲动。而人类运用视觉,并且制作保留视觉的图像,就是出自本能地试图将时间空间化,以瞬间的物质形态应合人对时间的精神需求,在图像直观体验中与过去或未来之物共存,从而实现对时间的把握、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视觉活动以及保留视觉的图像蕴含了人类的一种掌控时间的意识,一种寻求永恒的意识,巴赞谓之为人类的“木乃伊情意结”,即前文所提到的人为地保存外形以期从时间的长河中攫住生灵,使事物获得永生。格式塔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与其他感官作用世界的方式不同,作为一种远距离把握世界的方式,视觉主体并不直接触及世界本身,也并不是对世界的摹仿和反映,而是人类对构架世界的原型的探索,其原始动力就是来自于人类对超越生存有限性的基本精神意向。⑤有学者更是直接指出,“人们对于世界的视看,以及记录视看方式的图像本质上是为了留住时间——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者尚未拥有的时间。”⑥可见,降服时间、掌握时间,超越自我有限性,这是人类视觉和图像活动的精神价值倾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