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15;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9)10-0146-10 1949年以后,革命文化① 借助国家力量,以一种风行草偃之势“迅速地从一种局部的、边缘的和地区性的文化变为统领全中国的主流文化”。当革命文化由农村而城市,与都市文化相遇的时候,二者之间的互动与消长,抗拒与变迁,以其复杂多态牵动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整体变迁。就上海都市文化而言,1949年以后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多元文化的退隐与革命文化的一枝独秀。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不仅赋予上海都市文化旺盛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生命力,而且赋予上海都市文化开放与包容的襟怀和气度。正是这种襟怀和气度,铸就了上海都市文化特有的历史底蕴和“传奇性魅力”,并构成了上海都市文化最迷人的内在风景。 历史进入1949年以后,党主导的文化体制取代了市场主导的文化体制,上海原有的多元文化空间与格局不复存在,上海都市文化由此迈入革命文化一枝独秀的时代。但退隐并不意味着消失,作为一种文化的隐性构造,先前由江南文化与欧美文化融汇而成的上海都市文化依然执拗、曲折地存在于上海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之中,而且使革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上海的特征。 一、多元文化的摇篮 上海曾经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摇篮。这里人口多元,制度多元,教育多元,宗教多元,民族多元,语言多元,报刊多元,饮食多元,服饰多元,建筑风格多元,娱乐方式多元,在中国文化版图上,堪称是一个文化特别区域②。内地人初至上海,大都有如履异国的感觉。晚清的时候,时人对上海的多元并存就已有极深切的感受,且看下面两则杂记: 上海真是一个万花筒。……只要是人,这里无不应有尽有,而且还要进一步,这里有的不仅是各种各色的人,同时还有这各种各色的人所构成的各式各样的区域、商店、总会、客栈、咖啡馆和他们的特殊的风俗习惯、日用百物。③ 上海一隅,洵可谓一粒米中藏世界。虹口如狄思威路、蓬路、吴淞路,尽日侨,如在日本;如北四川路、武昌路、崇明路、天潼路,尽粤人,如在广东;霞飞路西首,尽法人商肆,如在法国;小东门外洋行街,多闽人洋号,如在福建;南市内外成瓜街,尽甬人商号,如在宁波。国内各市民、外国侨民类皆丛集于此,则谓上海为一小世界,亦无不可。④ 这种多元并存的文化格局,到了1920至1930年代更展现出一种“世界主义”,凡世界上流行的学理、思潮、流派、风格,上海都有回响和呼应。 作为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首屈一指的文化大都市,当年的上海都市文化不仅对中国内地具有巨大的辐射力,而且对整个东亚地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即迅速发展成为西方文化输入中国的最大窗口和传播中心。这里集中了全国最早、最多的中外文报刊,最多、最重要的翻译出版机构,严复翻译的西方学术名著,林纾翻译的西方小说,最初都是在这里出版发行的。至于从西方传来的新闻纸、马戏、魔术、照相,煤气、电灯、自来水、电报、电话、电车,西装、咖啡、啤酒,公历、星期作息制度、文明结婚、妇女参加社交、图书馆、博物馆,一直到三权分立制度、警察制度、法庭辩护制度、公司制度等等,无不率先在上海落户、生根,然后逐渐传播到内地。这里也是中国最大的艺术中心,美术、话剧、电影、戏曲、音乐、绘画、舞蹈、唱片等均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戏曲演出剧场有100多所,观众席位达10万个以上⑤。上海的文化生产能力、组织能力和辐射能力,都远在亚洲其他城市之上,有研究甚至指出,抗战爆发前夕商务印书馆一年的图书发行数量相当于当年整个美国出版业的发行总量⑥。 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上海的经济与文化如凤之双翼、车之两轮,默契配合,相互推动,一起发现、创造、开拓并分享市场,合力把上海推上亚洲最繁华和最国际化的大都会,并跻身国际性大都市的行列,与伦敦、纽约、巴黎、柏林并驾齐驱。美国学者白鲁恂指出:“上海的显赫不仅在于国际金融和贸易,在艺术和文化领域,上海也远居其他一切亚洲城市之上。当时东京被掌握在迷头迷脑的军国主义者手中;马尼拉像个美国乡村俱乐部;巴达维亚、河内、新加坡和仰光只不过是些殖民地行政机构中心;只有加尔各答才有一点文化气息,但却远远落后于上海。”⑦ 上海全国文化中心地位的形成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有两条:第一当然是全方位的开放。 因为全方位开放,上海成为典型的移民城市,移民不仅来自全国的18个行省,而且来自世界各地。据1885年至1935年的上海人口统计资料显示:上海公共租界非上海籍人口占上海总人口的80%以上,1950年的上海人口,上海本地籍仅占15%,非本地籍占85%。其中国内移民以江浙移民人数最多;国际移民则来自英、法、美、日、俄等58个国家和地区,最多时达15万人,大约一百个人里面就有三四个外国人⑧。1931年出版的上海小蓝本(The Little Blue Book of Shanghai)称:“各国人民之团聚于此如上海者,世无其匹,故世界各国未有一国自称本国人民未曾侨居上海者。”这个话有点夸张,但就侨民总数和国籍数而言,上海在中国城市中的确“世无其匹”。人口的高度异质性带来了文化来源的多元性,文化来源的多元性又导致文化的宽容性,上海因此而成为多元文化的摇篮。不同肤色、国籍的族群在这里和平共处,不同文字的报刊在这里出版发行,不同种类的货币在这里自由兑换,不同语言的广播、唱片在这里录制播放,不同的音乐、舞蹈、电影、艺术在这里创作演出。它们在这里合作竞争,在这里交汇融合,共同催生出一种新的都市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