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0)06-0085-09 国际政治经济学(IPE)是一个真正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学理分析起步到学科建设加速发展的过程,已经取得不俗成绩。本文以发展历程为经,以学理线索为纬,阐述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起源、在西方世界的发展及其内涵,总结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并重点论述中国学界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历程、取得的成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就如何加强相关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的诞生 作为一门探究世界范围内政治与经济互动的交叉学科,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欧美国际关系学界。推动这一学科诞生的国际背景有:第一,阿拉伯国家运用石油资源搅乱了西方国家的国内发展计划,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决策者意识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战略利益能够影响发达国家的国内政治经济格局;第二,经过短短20年的快速发展,日本在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尤其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猛烈冲击美国市场,这一局面迫使美国研究者不断审视美国资本主义模式是否具有绝对普适性;第三,美国跨国公司在欧洲的长期经营催生了欧洲美元,这一美国本土之外的金融货币市场直接威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合法性,美国不得不调整其国际货币政策;第四,越南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二战结束以来的绝对主导地位,战争不再是美国获取战略资本的主要渠道。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出现大变革,一系列原有国际问题研究范式难以理解的现象凸显,并日益影响到政府决策、研究者视野及日常生活。欧美学者敏锐地意识到这些变革的巨大潜力,其研究紧跟时代步伐。英国学者苏珊·斯特兰奇发表于1970年的《国际经济学和国际关系:一个相互忽视的案例》一文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开山之作。[1](P304-315)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出现过众多富有影响力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佳作。一些经典教科书总结记录了这一学科的基本理论、分析范式和研究性案例,迅速地推动知识界对这一学科和这些重大发展现实的理解。其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罗伯特·吉尔平1987年出版《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一书,被认为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经典教科书。吉尔平系统论述了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的三种思想传统,即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一分类与综合极大地影响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其实,这并非是吉尔平第一次阐述其相关思想。早在1975年,吉尔平出版了《跨国公司与美国实力》一书,其中提到蕴藏于国家间关系中的政治经济互动的思想脉络以及当时新兴的新政治经济学。2005年,吉尔平接受《国际关系》杂志采访,回忆起他当初如何走进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学术殿堂并以现实主义为学术旨趣。吉尔平坚信政治和经济的关联性,但在普林斯顿大学受到不少同事的攻击,被指为马克思主义者。吉尔平自然不愿接受此类责难,待到研读重商主义著作之后,终于发现可以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研究世界经济秩序,此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序列得以展开。[2](P361-372) 与相关研究相辅相成,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学课程迅速在大西洋两岸展开。据美英两位学者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一份调查显示,英美大学在本科、硕士、博士阶段都设有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项目,美国大学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跨国公司研究、欧洲政治经济学、发达工业社会研究、东亚政治经济学、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和比较政治经济学,英国大学开设的课程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学、欧洲一体化、货币金融、国际商务、亚太地区研究、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政治经济学已成为国际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规模最大的一个分部。[3](P238-241)当前,美国颇负盛名的大学——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均是国际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的重镇,课程完善且富有特色,一大批学术领袖从中脱颖而出。举例来说,哈佛大学政府系倡导学生攻读政治经济学项目时需要研习现代经济史、国际政治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发展的政治经济学、民主化与改革、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学、非洲的政治经济学以及东亚的政治经济学;普林斯顿大学是推动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镇之一,该校经济系、政治系与伍德罗·威尔逊学院联合培养国际政治经济学博士项目,课程明确要求攻读该项目的学生必须具备多元微积分、矩阵代数等高等数学知识。 以政治与经济相互关联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思想积淀并非完全来自大学课堂,也并非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追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思想谱系,大约要追溯到17世纪西欧社会的重商主义。例如,1621年托马斯·孟出版《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系统分析英国海外利益范围和来源,推动了英国重商主义思潮的兴起。[4]数百年来,商人争夺利益、寻求同盟改变国家政策的活动未曾间断。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创造了学科体系意义上的政治经济学。当然,他立足于英国的现实和本国利益需求,总结此前商业发展经验,并展现英国工业革命准备阶段的图景。自此之后,围绕国家富强的学说竞相问世,现代强国构建的国际体系也遍及全球范围。[5]只要国际体系对国家行为的约束一如既往,则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力必然从大学课堂中走向全世界。 伴随着殖民扩张,西方国际体系开始扩大到其他地域,尤其是自19世纪中期起,中西关系从昔日的文化、商业交流为主发展到政治、安全关系为重,中国与世界关系逐步成为一个核心议题。不断认识国际社会是中国崛起为现代强国之前的重大任务和挑战。鸦片战争之后,尤其是19世纪下半叶,中国开始引进西方国际关系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外交和国际法),迄今仍在继续之中。与19世纪精英人物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一样,当今的中国知识界仍主要秉持“洋为中用”精神①。西方国际关系研究界从20世纪70年代重新融合政治与经济,创立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期间恰逢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中国国际问题研究者顺应国内外大势,积极引介西方新思想,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经历了引介、生根发芽、制度化发展和中国化的学科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