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0)03-0056-06 收稿日期:2009-11-25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地掀起了新一轮地区主义(regionalism)浪潮。同一地区内的国家,为了应对时代的挑战,并谋求自身最有利的地位,积极寻求和平、发展与合作,加快了地区合作的步伐。地区主义的形成为地区合作的开展提供了身份、心理与机制前提,而地区认同(regional identity)的培育对地区主义的形态和发展趋势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拟从地区认同出发来阐释南亚地区主义难以形成的原因,并试图探讨南亚地区合作的基本范式。 一、地区认同与地区主义 “认同”(identity)原本是一个哲学、心理学概念,是指建立在共同体成员相同特性基础之上的区别于他者的共有形象与归属感[1]504,在政治学领域中引申为由此而产生的对共同体的忠诚。在国际政治领域,将认同问题系统地引入地区研究的是卡尔·多伊奇(Karl Deutsch),但该问题真正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则源于建构主义的兴起。建构主义认为,认同是能够产生动机和行为倾向的有意图行为的一种属性[2]224。它源于长期实践,代表政治行为体自身和行为体之间的社会关系[3]453。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t)将认同/身份分为四种:个人/团体、类别、角色和集体。前两种认同内生于行为体,表明行为体与他者的差别;后两种认同表明主体间结构(intersubjective structure),它们依赖于体系的政治文化,只存在于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中。 地区认同是集体认同的一种。所谓集体认同(collective identity),是指行为体对体系政治文化的认同,是将一般化的他者作为对自身理解的一部分,以及将自己作为一个团体或“群我”(we)一部分的意识[4]337。地区认同是若干地理上接近并相互依存的国家,在观念上与本地区其他国家的认同,以及将自身视为地区整体一部分的意识。“地区”本身就包含观念建构的含义。“地区不只是世界上存在的物质实体,不只是我们认为在地图上能被直接和准确描绘的有形空间,地区也是根植于政治实践的社会和认知建构”。[5]354 地区认同有层次高低之别。一般而言,根据来源的差异,地区认同大致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归属性”(attributive)地区认同。地区认同首先来源于本地区内各国之间长期的交往,这种具有延续性的交往活动造就了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各种亲缘关系,形成“归属性”地区认同。第二,“回应性”(responsive)地区认同。地区认同也形成于本地区与外部国家、地区以及整体国际环境的互动关系中,在这种互动中,地区各国更加清晰地对“自我”(本地区)和“他者”(其他国家和地区)予以界定,表明本地区与他者的相对性和差异性,这种认同为“回应性”地区认同。第三,“功能性”(functional)地区认同。地区认同还来源于地区各国在对待突发事件及在社会经济等功能领域发展的互动关系,即“功能性”地区认同。按照来源而划分的这三种地区认同分别影响着地区主义的不同方面。 地区主义是指一群地理位置临近的国家,为了实现它们共同的政治、经济或战略利益目标所进行的互动与合作[6]。地区主义建构需要一定的条件:(1)共同的地区意识。这些国家常常认同地区地理空间的“板块性”,文化的相似性或者相同的意识形态、共同的威胁观念和共同的政治体系与价值等方面,将使这些国家形成一种独立的文化意识或共同体感。(2)共同的制度化框架。通常这种制度化框架最终的体现是形成正式的地区组织,但地区组织构建是现代地区主义的基本层面,而制度的建设是地区主义的核心,制度框架可以促进成员国沟通信息、增进理解,减少成员国制定相关政策的交易成本。(3)共同的行为取向。共同意识和共同制度化框架将促使成员国的行为趋同,这些共同行为取向将使成员国形成一致的政策决策,共同面对本地区之外行为体,增加成员国对外部的权势,强化地区主义共同特性。地区主义进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民族国家之间的联合、谈判和互动,共同应对地区的、全球的挑战。 地区认同和地区主义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两个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过程。一方面,地区主义塑造着地区认同,地区认同是衡量地区水平的重要尺度,地区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紧密交往和积极的政策协调加速了国家间的融合,塑造了国家对地区的认同和地区整体感。另一方面,地区认同直接影响着地区内国家的自身定位、思维取向、利益分配和政策选择,影响着地区主义的发展水平和趋势。地区认同是理解地区主义的重要概念,它是地区主义发展的结果和衡量地区主义水平的尺度,同时它也通过作用于国家的利益和行为选择,对地区主义的形态和趋势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从此意义上说,地区认同是地区主义形成的先决条件。 二、南亚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在南亚8国中,印度在人口、领土面积、综合国力等方面首屈一指,可谓“南亚超级大国”。巴基斯坦是南亚地区仅次于印度的地区大国。独特的国家结构和地区格局使得南亚国际关系以印度为核心考察取向。南亚国际关系的走向主要取决于印巴之间的双边关系。长期以来,该地区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有: (一)信任基础缺失,区域合作进展缓慢 从地缘政治和安全战略来看,由于南亚国家幅员的差异和安全战略的不同,长期以来,南亚小国对印度往往怀着既依赖又反感、既合作又担心的复杂情感,很难建立起平等相待、互相信任的国家关系。另外,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非常脆弱,印巴冲突是南亚地区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7]。印巴长期对立,政治关系极其脆弱,导致印巴和解步履维艰,南亚区域合作进展缓慢。1985年12月,南亚7国领导人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行第一届首脑会议,发表了《达卡宣言》,制定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宪章》,并宣布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正式成立。但多年来印巴往往利用南盟作为外交斗争的舞台,致使南盟主导下的区域合作几乎寸步难行,收效甚微。南盟在其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印巴两国的关系得不到根本改善前,想在区域的经济合作上取得突出的成就是难以想象的。在南盟成立之初,印度就害怕南盟将成为一个反对印度的论坛,而巴基斯坦则担心印度将把南盟发展成为它控制下的一个集团[8]。在印巴根本利益对立的情况下,南盟这艘“迷失航向的慢船”要想破浪前行还需假以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