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是国际体系与全球体系并存的世界。从社会历史形态角度考察,两个体系均源自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盛,是在同一个历史起点上延伸出来的两个并行历史趋向发展的结果。这两个并行发展的历史趋向,一个是民族、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趋向,一个是经济全球化驱动下的全球化发展历史趋向。这两个并行发展的历史趋向在近数百年内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各有自己的特质,但始终存在着互动的联系,成为我们研究当今国际环境所必须面对的基本面。当今世界各国对外关系发展都面临如何统筹国际体系与全球体系两个大局的问题,对中国而言尤为突出,因而需要深入研究,科学认识,以便在发展对外关系时准确地把握好对这两个体系的统筹配置,形成合力,争取对外关系发展的更大主动性。这方面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拟着重讨论国际体系与全球体系并存局面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是如何造就的,以便增强统筹两个大局的自觉性。 一、两个体系世界的历史起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大工业的兴盛,人类社会出现了并行发展而又联系互动的两个历史趋向。这个判断最早是由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从民族问题角度提出来的。他说:“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民族问题上有两个历史趋向。第一个趋向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第二个趋向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①列宁关于民族问题两个历史趋向的科学论断,是我们认识当今世界国际体系与全球体系并存局面的重要理论起点。如果说第一个历史趋向简言之可以表述为民族、民族国家的历史趋向,那么第二个历史趋向可以简言之为经济全球化驱动下的全球化历史趋向,因而才能造就“国际统一的形成”。 按现代国家意义,第一个历史趋向涉及四个基本问题:一是民族形成;二是民族国家建立;三是国家主权属性确认;四是主权国家体系(即国际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其中国家主权属性确认的意义尤为重大。主权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属性,是国家固有而非外界赋予的属性,决定了国家之间原则上平等而不具有从属性,是国家最核心的国家利益,具有不可分割性和不可让与性,表现为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是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的权力。国家通过主权派生的治权按主权意志实现国家对内的有效治理和对外的有效合作。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盛,现代民族在欧洲首先陆续形成。列宁说:“民族是社会发展到资产阶级时代的必然产物和必然形式。”②伴随民族运动发展的是欧洲各地在反对民族压迫斗争中陆续建立起民族国家。发展资本主义是欧洲各民族的根本利益,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需要有统一市场,需要在国家法律保护下有序地发展,这不仅要求各民族实现自己的独立,而且要依靠国家保障市场经济发展,也就是说需要民族和国家的高度统一和结合。列宁说:“民族国家无疑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好条件。”为结束欧洲30年战争而召开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确认了国家主权属性,确认了国家主权原则是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成为国家间关系进入一个新历史时期的开端。在国家主权属性确认以前,国家形态早就有了,已有数千年历史,但相对于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国家形态,诸如古希腊城邦体系,帝国体系,中世纪欧洲国家体系等,国际学术界几乎一致认为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开创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是一个主权国家体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体系,按其本质属性是一个自保体系。主权国家体系的出现不仅意味着世界范围内国家形态、国家间关系发生伟大变革的开始,而且加速了经济全球化驱动下的全球化发展历史趋向扩展到全世界,按自己的意志改造世界,尽管异常曲折,但依然造就了今天世界两个体系并存而又互动发展的现实。 在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出国界、拓展世界市场的历史趋向上,欧洲新兴民族国家成了强有力的推手。随着远洋航海业“地理大发现”奇迹的出现,这些欧洲列强用洋枪、火炮、铁舰把民族征服、民族压迫推向世界各地,将包括南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亚洲的在内的世界极大部分地区先后沦为其殖民地和附属国。欧洲殖民者从占领的殖民地、附属国中掠夺了巨额财富、矿产资源及人力,促使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发展,成为欧洲迅速崛起的巨大动力,同时也改造了被占领的殖民地、附属国,破坏了当地长期存在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取而代之的是都市的、工业化的和技术的社会。这种社会在世界各地如野火一样扩展开来。千千万万欧洲人涌到世界各地去,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寻找和发现新的机会,既是冒险家,又是新事业的开拓者,在所到地区落户,建立自己的社区,建立自己的产业,形成新的阶级。而当地的本土居民,在工业化、商业化的大潮中也逐渐产生新的阶级,并萌发新的民族觉醒,兴起了新的资产阶级民族运动,为了摆脱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由欧洲移民所形成的美利坚民族为了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从1775年开始在华盛顿领导下经历了长达8年的“独立战争”,建立了美国。受美国独立影响,从1808年开始,中美洲和南美洲有13个国家经历了长达20年反抗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先后取得了独立。这表明到19世纪,民族、民族国家历史趋向,伴随经济全球化驱动下的全球化发展历史趋向依然在发展,而且呈现了向全球延伸的趋向。然而,这个历史趋向,在19世纪末以前是以殖民化对非殖民化的双向发展过程中推进的,即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被沦为殖民地,而同时又不断有国家取得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国家。但是直到19世纪末世界被瓜分完毕前,欧洲以外的世界逐渐被殖民化是一个基本趋向。 伴随民族、民族国家历史趋向全球延伸前进的另一个历史趋向是经济全球化驱动下的全球化发展历史趋向,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③也如列宁所说的“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④这个历史趋向首先表现在经济方面,是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世界市场的全球拓展不仅带来了商品的世界性流通,而且带来了货币的世界性流通,使欧洲列强如英国、法国等国的货币变成了国际货币,造就了货币互换、国际借贷,建立了国际收付、结算制度,建立了金融市场,形成了国际金融体系。在欧洲列强国别经济不断增强的同时,世界经济的面貌逐渐显露出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前,世界经历了“世界经济紧密联结成为一个单一的、相互依赖的整体”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中心是欧洲,另一个中心是美国;各种冲击的力量从欧洲向外扩展,把地球上一片片尚未被发现的大陆展现在欧洲人面前,供他们去探险和渗入;并把各个有人定居和无人定居的、处于殖民地的和独立地位的大陆,同已在前一时期征服了大部分欧洲和北美的工商业资本连接起来”。⑤,同时也将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学等连接起来,展示了“把世界一切国家牢牢地结成一个体系”⑥的漫漫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