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241(2009)05-0051-04 2009年3月27日,奥巴马宣布了新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战略”,美国人把阿富汗(Afghanistan)和巴基斯坦(Pakistan)两词组合起来,创造了“阿富巴”(Afpak)一词,用以强调奥巴马政府实施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反恐行动一体化的新理念。在阿富汗战争已经持续8年的今天,在仍陷经济危机而不能自拔之时,美国为何将战略目光重新投向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新战略能否成功,是否如悲观派所认为的将会使美国陷入“奥巴马的越南”,对此应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研判。 一、美国推出新战略的深层背景与动因 自2001年10月美军侵入阿富汗,迄今已近8年,但阿富汗不仅没有实现稳定,反而恐怖活动愈演愈烈,并呈向北部联盟地区与巴基斯坦渗透扩张之势。2008年驻阿美军阵亡人数增加了35%,塔利班武装控制了阿富汗领土的72%。不难看出,阿富汗面临的严峻安全形势是奥巴马政府推出新战略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1.阿富汗的动荡形势出现长期化、越南化危险倾向。在伊拉克局势逐步趋于稳定,美军反恐战略重心东移的情况下,阿富汗战争却和越南战争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无论是在阿富汗还是在越南,美国都面临着能赢得每一场战役而依然无法赢得战争的情况,阿富汗急剧恶化的安全形势令美国军政高层忧心忡忡。目前,驻阿美军即使加上奥巴马计划增派的3万美军,也只有6万多人,与越南战争顶峰时期的50万美军相比,无异小巫见大巫。巴阿两国急剧恶化的安全局势亦表明,想要仅靠军事手段打垮塔利班及极端主义势力是不现实的。 在政府运作效能上,阿富汗地方政府机构腐败无能使乱局雪上加霜。美国家情报总监布莱尔坦承:“阿富汗无力建立有效、正直、忠诚的省级和区级机构……损害了其在民众中的合法性,还增强了当地军阀和塔利班的影响力。”①显然,正是政府的不得人心造就了叛乱组织的生存空间。 2.巴阿边境部落区塔利班日益坐大危及美反恐战争的成败。巴阿边境部落地区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使之成为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武装分子的庇护所和越境向驻阿富汗联军发动攻击的大本营。以著名的杜兰线(the Durand Line)为分界线的整个巴阿边境从巴俾路支省南部的沙漠到西北边境省北部,群山绵延1640英里,边境线两边的居民主要是普什图族。1947年,印巴分治,普什图部落区一分为二,分别划归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但普什图民族历史上形成的长期交往,使得所谓的两国国界形同虚设,这便利了塔利班与“基地”组织在边境两侧的流窜。在巴境内,虽然部落区受巴政府的管辖,但保留着自治制度,可以说是一个“国中之国”。这里土地贫瘠,教育落后,基础设施缺乏,是巴最贫穷、最落后的地区。而且群山环绕,沟壑纵横,森林茂密,湖泊交错,易守难攻的环境,使这一地区成为塔利班与恐怖分子的理想避难所。从2006年开始,塔利班东山再起,在这里形成广泛的势力范围,甚至扩展到了距离伊斯兰堡仅100公里的地方。奥巴马政府提出“阿富巴”新战略,表明他已清醒地意识到,巴基斯坦是其新军事战略的重中之重。 3.美国对阿富汗有深层次的企求。阿富汗地理位置介于俄罗斯、伊朗、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正在崛起的地缘板块之间,西部和伊朗接壤,南部和东部濒临巴基斯坦,东部通过瓦罕走廊和中国相连,北部是上合组织成员国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素有“中亚的十字路口”之称,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布热津斯基曾把包括阿富汗在内的中亚地区称为“欧亚巴尔干”,而阿富汗正处在欧亚大陆这个大棋局的中心。他认为美国要领导世界,就要在欧亚大棋局中采取主动、占据要津。 “9·11”事件为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美国出兵阿富汗,无论对其遏制俄罗斯、钳制中国,还是遏制两伊、叙利亚以及伊斯兰激进主义来讲,或者保障海湾地区石油出口的安全、影响南亚地区战略格局的发展而言,都极具战略意义。可以说入侵并控制阿富汗也是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美国军政高层不肯轻易放弃阿富汗的重要动因。 二、美国新战略的主要特点 美国新战略的核心是,通过向阿富汗增兵,在军事上强力打击塔利班与“基地”组织,加强对阿富汗军警的军事培训,使其承担起保卫本国安全的重任;同时,通过增派文职人员,强化阿富汗政权的全面建设,提高政府效能,使联军和阿政府赢得民众的信任,斩除塔利班与“基地”组织生存的草根基础。奥巴马深知,推行这一新战略险阻重重,因而,其新战略体现出更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它实质上是以退为进,为美军撤出阿富汗进行战略预置。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 1.目标定位趋于清晰、低调。在历经长达7年的在阿富汗的战略偏离之后,奥巴马的新战略聚焦于一个明确的目标,即“破坏、瓦解、并击败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基地’组织,绝不让它们今后在这两个国家重新立足”。布什政府没有设定一个具体而明确的反恐目标,但当时的美国决策者的反恐思维及其行动展现出来的是目标的无限扩大,反恐与谋霸并重,把阶段性反恐目标变为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总目标,从而完全改变了反恐战争的性质。奥巴马政府的战争目标显然从布什政府的建立“持久的民主和繁荣的经济”降调成为民众提供“安全和服务”,这表明奥巴马摒弃了布什政府不切实际的要让阿富汗成为中东地区民主化样板的勃勃雄心,开始追求比较现实的打击“基地”组织、实现阿富汗的稳定与发展的目标。 2.军事与非军事手段一体化。向阿富汗增兵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战争的阿富汗化以让美国从阿富汗脱身。因此,新战略不仅强调军事上消灭“基地”组织,而且更为关注将权力转移到阿富汗人手中,使阿富汗军队尽快具备独自承担维持本国安全与稳定的能力。在这次新的人力投入中,奥巴马明确提出增加900名文职人员,派遣更多的政府顾问进入阿富汗各级政权当中,主要在民生、农业、政府管理和法制方面提供支援。国务卿希拉里对此表示:“这是将军事和非军事手段整合为一的战略”,必须动用一切民间力量为阿富汗提供援助,美国想取得成功,这“是最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