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E8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2 8832(2009)6期0013-06 一、核威慑的旧含义 威慑思想源于古代军事理论与实践。在核武器进入国家武器库后不久,核威慑理论悠然而生。受国力影响,核威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后,大量核威慑论述问世,核威慑思想成为美国等国的国家安全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军事及其有关术语词典》对威慑的定义是“它是使对方因惧怕不堪设想的后果而不敢采取行动。威慑是由于使对方受到确实存在的难以承受的报复行动威胁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①亨利·基辛格在《选择的必要》一书中写道:“威慑要求把力量、使用力量的意志及潜在侵犯者对两者的估计结合为一体……如果其中任何一项等于零,威慑必然失败。”②这段话精辟地概括出传统威慑理论的三要素:力量、决心和信息传递,三者失去任何一方,威慑就不会有实际意义。 人们普遍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核威慑是在拥有强大核力量基础上发出的一种心理信号,让潜在进攻者确信,改变现状的收益远比安于现状的收益要小得多,以此慑止潜在入侵者的贸然行动,维护威慑方的有利状态。核威慑是以使用核武器作威胁,其效益源于核武器的巨大毁伤力。 传统核威慑理论还认为,核威慑的作用还在于保持现有相对稳定的状态,特别是大国关系的稳定。按“均势”学说理解,当国家间力量对比达到相对平衡后,国际关系就相对稳定,否则,国际关系会出现强势国家在失去制约后对弱势国家的打压,迫使弱势国家做出报复性回应,从而引发国家间摩擦、冲突甚至战争。正是有难以令人接受的毁伤力,核威慑才成为有核武器国家镇宅之宝。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核武器领域里互不相让的根本原因:双方均担心力量失衡,特别是在核武器等战略手段上失去维系双方战略稳定的状态,从而引发对手对自己的进攻。 核武器数量上的攀比,其实质是维系国家关系稳定的竞争,是关系到避战从而保证国家长久生存的较量。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道出个中逻辑:“广岛和长崎事件已震撼世界。实力对比已被破坏了!(苏联要)尽快造出原子弹,这会为我们除去一个巨大的威胁。”③在政治家眼中,力量的此消彼长必然要影响到国家关系的稳定,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这也是时至今日俄罗斯为何如此强烈反对美国推进导弹防御计划并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原因。尽管这些武器系统贴着“防御”标签,但一旦实战应用,它们会削弱俄罗斯现有战略武器的效用,使俄罗斯核威慑力受损,危及两国相对稳定的战略关系。而美国既拥有进攻性战略武器,又具有防御武器,一手握矛,一手执盾,不但可打压俄罗斯,且在国际事务中有恃无恐,把国际社会逼入危险境地。中国也同样关注导弹防御计划,认为“全球导弹防御计划将损害战略平衡与稳定,不利于国际和地区安全,并对核裁军进程产生消极影响。中国对此表示高度关注。”④2009年8月12日,中国外长杨洁篪在日内瓦重申,国际社会应放弃谋求绝对战略优势的做法,不发展破坏全球战略稳定的导弹防御系统,不在外太空部署武器。 二、核威慑的新内涵 冷战结束不仅终止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军备竞赛,也给旧有核威慑思想带来巨大冲击,其前提条件、对象、方式都发生变化。尽管万变不离其宗,但不论是在分析防扩散,还是考察核裁军,甚至研究建立无核世界倡议时,我们都不可能忽略核威慑思想的变化。 1.核威慑前提条件的变化。威慑包含物理和心理两层含义。所谓物理层面含义是指现实存在核武器及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战略和指导方针等的有形昭示,而心理层面的含义则是指由核武器而带来心理上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即人们在意识到核武器可能带来的巨大毁伤力后产生的心理条件反射。 旧有看法认为,成功的威慑取决于多种前提条件,但有几条必备:第一,双方都能在成本一收益基础上做出决策,并有能力对形势做出评估和对能力进行评价。第二,威慑程度越高,侵略性行为就越能被制止。第三,不管是防御者,还是挑战者,他们的认知价值是一样或近似的,至少都认为避免大规模核冲突是最佳选择。第四,双方关注的问题类似,这样使相互保证的信号易于被准确理解和认识。第五,决策时对国内政治压力是不敏感的,国家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理性决策行为体,国内利益集团与政治力量对威慑政策不会产生决定性影响。第六,双方都能够对核武器的使用保持高度集中控制。具备上述条件,威慑和被威慑才能真正确立起来。 考察今天的核威慑,我们发现:上述条件或不存在或模糊不清。由于实力对比悬殊,不论是威慑方,还是被威慑方都不可能对形势做出详细评估,像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多次发出核威慑信号,但对萨达姆·侯赛因领导的伊拉克来说,并没发挥多少作用。萨达姆仍在一夜间占领科威特。第二次海湾战争,萨达姆·侯赛因仍认为美国是故技重演,不会占领伊拉克并取其性命,依旧我行我素。从美国方面来看,尽管数十万大兵压境,但它所施放出的威慑信号并没阻止危机升级,最后只能把众多士兵投入到实战。 现如今,被威慑方不再是国家实体,像本·拉登这样的恐怖分子和他领导的恐怖组织。尽管可把核威慑信号传递过去,但这些非国家行为体来无影去无踪,不担心自己的生命和财富会成为美国核威慑的“人质”,核威慑在这些非国家行为体面前苍白无力。失去旧有的威慑前提条件,当前核威慑进入迷茫期,即不知道为何、也不知道为谁去进行核威慑。这从根本上动摇核威慑的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 2.核威慑对象的变化。核威慑通常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间的角力,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过后,两国展开一场殊死核威慑与反核威慑的军备竞赛。核威慑的对象通常指国家和政治集团,中国对威慑的解释最有代表性:“国家或政治集团之间,通过显示武力或表示准备使用武力的决心,以期迫使对方不敢采取敌对行动或使行动升级的军事行动。是军事斗争的一种方式。”⑤前苏联则认为:“必须承认实际上存在威慑这样一项促进战略平衡的因素。”“在一个互相依存的世界里,一方的一种行动将导致另一方的对抗运动。美国所采取的扩张军备竞赛的每一项新步骤,都将导致苏联的反措施;同样地任何实施威慑理论的尝试也将导致苏联一方的对抗运动。”⑥这种对抗运动无疑是美苏两国倾国力进行军备竞赛的根本原因。两者互为对手,目的就是要把对方远远地落在后面。在谁也不敢轻易动用核武器打击对方的情况下,双方核威慑的心理较量显得比核实战能力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