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951(2010)03-0127-08 一、导言 宪法学是我国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法学本科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在我国高校设有法学专业的院系中均将其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开设。宪法学教材①建设是宪法学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初入法学之门的学习者来说,宪法学教材作为宪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结晶,为其开启了通向宪法学知识的发现之旅,是其最直观地了解宪法学基础理论、宪法规范与宪法制度的媒介。在法学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今中国,法学教育呈现出多层次发展的特性,与此相对应的,法学专业的教材也呈现出多层次发展的趋势,宪法学教材也概莫能外。从层次上看,有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层次的教材(其中又可细分为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法律硕士统编教材两种),还有适用于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层次的教材,也有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诸如公安、武警专业)层次的教材等等。本文探讨的宪法学教材限定于本科生教育层面。 笔者在高校从事宪法学教学和研究多年,接触过各种版本的宪法学教材。总体上讲,这些教材层次多样、内容各异、体系不同、种类众多、良莠不齐。随着宪法学研究成果的丰富与研究重点的改变,宪法学教材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以前是单纯的理论性教材为主,随着宪法学的教材在指导思想和体系等方面走向多元化,新型的教材以及案例汇编等教学辅助性材料出现并日益丰富。韩大元、莫纪宏的《外国宪法判例》,胡锦光的《宪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焦洪昌、李树忠的《宪法教学案例》,张千帆的《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等是其中的代表。由于“有一本由本校教师主编的宪法教材,已经被人们视为该校的法学学科有能力自立于中国法学院系之林的标志之一”[1],导致参与编写教材的学者众多,凡是在我国宪法学界有影响力的学者都主编过一本或几本宪法学教材。这样的做法,既丰富了宪法学教材市场,也给了读者多维度地了解宪法学知识的机会,但同时也造成了教材质量的良莠不齐。如某周刊曾组织一线教师从理论性、实践性、学术性、趣味性对我国现有的宪法学教材做一整体上评价,评出处于前三位的宪法学教材分别为:周叶中主编的《宪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许崇德主编、胡锦光副主编的《宪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董和平、韩大元、李树忠主编的《宪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出版)[2]。将上述教材列为优秀的宪法学教材,或者是由于编著者在我国宪法学界德高望重,学养深厚;或者内容体系系统全面,有所创新,兼顾了宪法理论与宪政实践;或者前两者兼而有之。这种评价也许并不具有权威性,但毕竟代表了一些在一线教学的教师的观点。 本文的重点不在于对我国众多的宪法学教材作优劣比较,笔者拟选取我国不同时期在宪法学界产生重要影响的两本适用于法学专业本科教学的有代表性的教材为样本,分析我国宪法学教材在宪法学体系的构建、宪法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宪法的静态与动态研究等方面的变化,进而探讨宪法学教材建设与宪法学研究二者的关系。 二、宪法学教材建设与宪法学研究关系探微——基于两版教材的样本分析 本文选取的两本教材一为吴家麟教授于1983年主编的《宪法学》,一为周叶中教授于2005年主编的《宪法学》(第二版)。之所以选取这两版教材作为分析样本,是因为“置评一部教材的时候,应该有科学的态度和合理的评价标准:第一,不要苛求一部教材是否提供了今人所需要和所认识的东西,而要看其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它达到了什么水平,发挥了什么作用。第二,不能把由许多作者共同编写一部教材存有的问题归结于主编一个人的问题。对主编学术思想的研究,应该把与主编教材共时态的其他学术活动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第三,历史条件下的学术氛围和学术资源对主编学术活动的制约要予以充分考虑。”[3]以此为标准,将这两版教材列为同时期宪法学优秀教材的代表并不为过。与同时期的宪法学教材相比,这两版教材代表了当时宪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高等院校的法学专业本科教学中适用范围广泛,在宪法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参与编写的人员均是在同时期国内宪法学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学者,把众多学者的智识与思维创见集于一本教材之中,使教材的质量有所保证。在笔者看来,上述因素使这两版教材是具代表性,也使本文的分析更加具有说服力。 吴家麟教授在1983年主编的《宪法学》(以下简称83版教材)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后国内第一部宪法学统编教材。它的出版在我国宪法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奠定了中国宪法学教科书的基本框架和体系[4],这样一个体系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都成为同类宪法学教材的模板[5],之后编写的宪法学教材或多或少都受这个体系的影响,足见其在学界的广泛影响力。周叶中教授主编的《宪法》(第二版)(以下简称05版教材)是对同样是由他主编的于2000年出版的《宪法》进行了修订的基础上再版的宪法学教材,在保持原有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局部调整。与2000版的《宪法》一样,05版教材属于“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同时也是被很多高校指定为法学专业本科生适用的教材。有学者曾对05版教材的前身——2000版的《宪法》做过研究,认为该教材在为建设中国宪政大厦提供智力支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理论体系方向迈开了一大步,并从“整体性与系统性”、“理论性与实证性”、“静态宪法与动态宪法”、“继承性与创新性”四个方面对其特点进行了概括[6]。经过修改后的05版教材延续了此特点,而且更加重视理论阐述,不但使宪法基本理论趋于完善,而且吸收和增加了政治文明、私有财产权保护、人权保障等最新的宪政实践和宪法理论成果。笔者拟从对这两版教材的比较中分析宪法学教材建设与宪法学研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