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近代的高等教育,从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建船政学堂,至今已整整130年了。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八十多年的时间,只有厦门大学、省立农学院、医学院、师范专科学校以及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协和大学等寥寥9所高等院校[1]。因此,虽然它有一个漫长的历史,但发展却是相当缓慢的。 本文试就福建近代高等教育的兴办和发展,来探讨这种发展缓慢的历史原因。 近代高等教育的兴办和发展 福建近代高等教育的兴办及其发展(至建国时),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①福建船政学堂的创办及书院改革;②教会大学和厦门大学的创办;③中央苏区和国统区的高等教育。 1.福建近代高等教育的雏形 十九世纪中叶,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开始兴办的年代。1866年6月,洋务派首领之一的左宗棠在成立福建船政局的同时,提出创办求是堂艺局(后称福建船政学堂),经沈葆桢亲自开办。船政学堂的前堂以法文授课,习造船技术;后堂以英文授课,习驾驶技术。它存在时间长,影响大,不仅是我国近代海军学校的“开山之祖”,为近代海军、近代造船事业以及海军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是我国近代第一所科技学校,为近代科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2]。因此可以说,船政学堂的创办是福建近代高等教育的雏形,它拉开了福建近代高等教育的历史序幕。 洋务派创办专科学校之后的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初,清政府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对旧的教育制度进行了一些改进,改革书院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福建古代的高等教育,由唐开始历经宋元明清,书院遍及八闽。光绪年间,各地书院改为学堂,省会正宜院改为全闽大学堂,陈宝琛创办的东文学堂改为全闽师范学堂,陈璧、林纾等创办的苍霞精舍改为中西学堂等[3]。书院制度的改革,无疑对促进福建近代的高等教育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2.福建私立大学的创办 辛亥革命后,由于军阀混战,政治不稳、经济落后,福建原有的高等教育基础不仅没有巩固,反而陷于瓦解状态。这时期只有福建法政专门学校设立本科。这种状况就给帝国主义进一步加深文化侵略提供了可乘之机,教会势力在原创办教会书院的基础上扩展成教会大学。1914年华南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福建协和大学先后在福州开办[4]。这两所教会大学是美国美美以会、公理会、复初会及英国圣公会联合创办的[5]。 与此同时,被誉为“华侨旗帜”的爱国人士陈嘉庚抱着兴学报国的弘愿,于1913年开始独资创办集美学校。在此基础上,陈嘉庚还于1918年着手筹办厦门大学,1921年4月在集美学校礼堂举行开学仪式。1937年后改为国立大学。 私立大学在福建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的统计资料表明,1931年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有103所,福建只有4所:厦门大学、协和大学、法政专门学校及福建学院(该院于1929年为杨树庄开办),这里不含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3.中央苏区和福建国统区的高等教育 红军入闽后,1930年3月即在龙岩设立闽西红军学校,培养排、连长干部,后改称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6]。1931年闽西彭杨军校与红军第一、第三军团教导队合编成红军分校。1933年11月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大学。长征时改为干部团,1936年6月在陕北改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即后来的“抗大”。 1932年3月在瑞金创立闽瑞师范学校,同年10月创立中央列宁师范学校。1933年成立中央教育干部学校(类似于现在的教育行政学院)。同年还创办苏维埃大学、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 此外,中央苏区还设立了许多专门学校,如特科学校、游击队干部学校、无线电学校、红色医务学校、红色护士学校等。中央红色护士学校于1931年底在长汀县城开学。红军北上抗日后,遭到国民党政府严重的摧残,中央苏区的高等教育也就不复存在了。 1934年初陈仪来闽主政。抗战爆发后,陈仪在兴办教育、发展文化事业方面做了一些事。1938年国民党省政府迁往永安,陈仪把一批专门学校和高等院校迁往内地。省立医专迁至沙县,次年8月改为福建省立医学院[7]。1939年9月陈仪筹设福建大学,后因建筑设备未易充实,乃于1940年6月在永安原福建大学校舍创办省立农学院,同时创办的还有音乐专科学校、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8]。抗战胜利后,这些学校和私立福建学院、教会大学陆续迁回(往)福州。1944年在仙游筹设国立海疆学校,45年1月招生,46年6月迁往泉州。 这样,直至1949年建国前,福建全省总共有9所高等院校:国立厦门大学、音乐专科学校、海疆学校;省立福建农学院、福建医学院、福建师范专科学校;私立福建学院、教会办的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这种状况不仅与东南沿海其他省份、大城市的高等教育状况相比,居于落后地位;而且与内地一些省份相比,也是落后的。 发展缓慢的历史原因 福建近代的高等教育虽然起步比较早,但发展却是相当缓慢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 1.落后经济的影响 经济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福建长期生产落后,无论农业、工业,还是商业都不发达,缺乏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