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认为,高师院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有着特殊的价值和现实意义,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艺术教育、审美教育在高师教育中的必然性,基础教育变革的需求决定了它的重要性,而高校新生艺术素质滞后和中学艺术师资紧缺带来了公共艺术教育的迫切性和现实性,而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必须以课程化建设为突破口,其理论目标应该是课程设计的科学化,教学训练的规模化和教育特色师范化。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公共艺术教育 课程化 建设 高师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在全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背景下展开的。改革开放以后,美育在高校教育中逐步得到了重视,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美育(艺术教育)”作了专门论述;“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中央和国家教委的领导多次强调学校艺术教育和美育的重要意义,李岚清同志在1995年全国各省市教委主任美育学习班上强调:“为了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人才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作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朱开轩同志指出:“美育是整个教育事业不可缺乏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艺术教育应成为办好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一切指导和推动着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高师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有着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共同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是学校大美育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然而,高师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又有着特殊的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一切源于高师教育的本质、培养目标和我国教育的国情。 一、高师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艺术教育、审美教育在高师教育中的必然性。 高师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才,然而,高师教育培养的人是作为灵魂工程师存在的。现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仅仅作为智力培育的“知识传声筒”,而是完整个性的塑造者和心灵的培育者。学生的个性塑造主要通过对教师审美观照,对教师师表人格的耳濡目染而实现。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断言: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对学生个性——世界观、个性心理(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的塑造和心灵的培育,教师必须有健全的人格,全面的素质。因此,作为教师素质的全部,知识和认知的素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审美素质是它的重要内容。完整的师范人格是智力因素中的知识、认知与作为情感意志的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统一。所以,高师教育中,打破传统的片面发展“经师”“教书匠”的师范教育模式,实现真正的“人师”培养,审美教育自然成为高师教育目标之一。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如果说,审美素质在其它高等教育中还只是一个文化素质的话,那么,在高等师范教育中则是它主要的职业素质。其价值内在地隐含在其教育本身的特性和培养目标之中。 2.基础教育变革的需求决定了高师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进入九十年代,我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培养适应并促进基础教育转轨需要的高水平的师资是高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过去,单一的学科专业教学,缺乏综合素质培养的师范教育已不能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十多年来,高等师范中的师范专科毕业生由于知识单一、能力不强,反不如学历低,而能力比较全面的中师生受欢迎。究其原因,在于师专层次的教育素质培养不全面,学生适应能力低。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三年制教学方案》,方案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根据高等师范专科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的教师职业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加强身心素质和艺术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在“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艺术素质和身心素质”诸项中,目前缺少或薄弱的是艺术素质的教育教学。因此,落实国家教委的培养方案,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师院校亟待加强的是艺术教育教学,以此将师范生的整体素质的营养配平。 艺术教育的加强既是素质教育内容的补缺,同时也能优化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水平。审美教育的核心在于以审美化的态度对待生活,以美引善,能提高对美丑的辨别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养;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在于独特性,以美启真,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新开拓能力;艺术的功能在于带给人美感,以美怡情,能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在音乐、雕塑、绘画、文学里重新找回遗失了情感,促进完整师范人格的培养,提高师范生的全面的素质,增强适应性。 另外,在高师教育中,师范专科生生源素质与职业素质要求反差较大,构成师范专科教育的特殊性,为加强学生角色转换,促进师范人格的培养,必须发挥艺术教育的特殊功能。 师范专科生源素质包括录取的学生专业考分和择业时的敬业精神两个方面。近年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教师收入不高,特别是一些地方拖欠教师工资,在人们心目中,教师职业崇高,但不令人羡慕,很多考生不愿学师范专业,填报积极性不高。以我校为例,国家任务招生数中第一志愿填报师范的,92年占46%,93年占35%。近些年,虽然政府部门在招生中采取了一些积极、优惠措施,如提前录取、不收学费等,但真正以第一志愿报考师范专业的高考分的考生不是大多数。很多考生基于两个原因报考师范专业:一是求稳。因考分不是很高,录取师范专业比较稳当,一些农村考生以解决饭碗为目的报考师范,稍有竞争力的考生第一第二志愿选择其它专业,往往在第三志愿填报师范就反映了这种心理。二是求惠。大部分农村考生对学师范专业学费不高,负担较轻而填报师范专业。还有不少考生是复读以后才达到师专录取线的,我校历届招录新生中复读生在62%以上。因此,这种勉强或者是无可奈何的填报,以及筛选后的别无选择的录取结果,使得其生源素质,特别是其中的敬业素质必然不高。学师范不是全体新生心向往之的理想,再加上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师专学生主要分配在乡镇中学,学生不愿回目前条件还比较艰苦的农村中学教书,对职业缺乏热情。与本科比,毕业分配多数在县城中学,工作条件比较理想,学习动力强,从教的心理比较稳。与中师比,中师生在中考中择优录取,生源年龄小,就业思想单纯,毕业后回农村乡镇从教,有如愿以偿的满足心理。特别是部分地方师资缺乏,拔高使用中师生,更增添了激励因素。他们工作安心、努力,加上中等范教育中全面素质的培养所具有的能力使中师生比较适应小学甚或初中的教学,赢得了普遍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