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路向,是指一事物从历史到现在再到未来的发展变化的客观走向。因此,探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课程改革的路向,就必须用变化的、联系的观点来考察它的历史演变、现实态势和未来走向。教育系课程比较复杂,涉及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层次。其中,本科课程既是专科课程的渊源,又是研究生课程的基础,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里要探讨的问题,是严格限定在本科课程范围之内的。 一、教育系课程的历史演变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系课程的历史演变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70年代末期,原中央教育部曾数次修订颁发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教学计划(或教学方案)。将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住我国教育系课程演变的历史线索。 第一,培养目标的扩展。 在1952年颁发的第一个《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和1954年颁发的《师范学院暂行教学计划》中,规定“培养高级中学或师范学校各科教师”或“中等学校师资”;1961年颁发的五年制和四年制《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教学方案(修订草案)》,则规定:“培养中等师范学校和师范专科学校的师资、教育行政工作者、教育科学研究人才。”1978年8月颁发的四年制《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学时制教学方案(修订草案)》,则把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科师资、教育科学研究人员和教育行政工作者。”这表明,教育系本科培养目标从单一培养中等师范学校师资逐步扩大到既培养教育学科师资,又培养教育科学研究人员和教育行政工作者,培养目标的口径呈现出由窄到宽的历史趋势。 第二,课程结构的演化。 从50年代到70年代,教育系课程一直包含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有公共课程、普通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类。其中公共课程包括全校共同要求的政治理论、外语、体育等课程;普通课程指用于拓展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广度和深度的《世界史及中国通史》、《世界文学及中国文学》、《儿童文学》、《逻辑学》以及《中国语文》等课程。选修课程又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 在这一期间,教育系课程中,学科课程总学时数在渐次减少,从50年代初的3238学时逐步减少到70年代末的2217学时。这一方面是采取了减轻学生负担举措的直接结果,同时也深刻地反映出我国的教育观念经历着从封闭教育到开放教育、从学生被动受教育到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转变。在学科课程中,必修课程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不过,选修课程的比例呈现逐步提高的态势,尽管60年代曾回落过,但到70年代末,已从50年代初的8.65%上升到了17.85%。在必修课程中,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一直保持平稳,但公共课程所占比例不断上升,从29.9%提高到40.59%。深入分析,公共课程中的体育、外语的学时保持不变,而政治理论课程的学时还略有减少。公共课程的比例上扬,主要是由于总课时的减少而促成的。公共课程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对大学生的一般要求和标准,其比例的上扬表明社会一般要求在课程中的含量越来越高。与之相反的是,普通教育课程的门数不断减少,学时比例一再下滑,从18.15%慢慢降低到5.94%。显然,几十年来,我国教育价值标准与其取向中重实用轻基础、重专轻博的思潮在这里得到了典型的反映。 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相互的比例发生过一次大的波动。在50年代,活动课程比例一直占18—19%之间;到了60年代,猛地提高到32—34%之间;而到了70年代又回落到23.33%。60年代的比例大提高,是因为片面强调参加生产劳动,是由在五年制中增加44周劳动、在四年制中增加36周劳动而导致的。 活动课程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活动课程的领域不断扩展,活动课程由已有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科学研究和毕业考试等4种增加到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科学研究、劳动、军训和政治学习等6种;二是所占时间从34周增加到76周,后又回落到42周。深入分析起来情况有些复杂:毕业考试由盛到衰,到60年代就被取消了,演奏出了我国大学中严进宽出传统的一支挽歌;同时,用于应用和巩固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环节逐步被削弱,时间由24周渐次降低为12周。这并不意味理论学习得到了加强,因为挤出来的时间用到开设劳动、军训和政治学习活动等课程上面去了。 总之,从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教育系课程结构演化的基本趋势,一是活动课程不断发展,二是选修课程比例逐步提高,三是社会政治方面的要求在课程中得到不断强化,初步形成了不同形式、不同类型课程相结合的新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并以学科课程为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并以必修课程为主,公共课程、普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并强化公共课程和加深专业课程。 (二)教育系课程在发展中的潜在问题 必须看到的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一是培养目标口径扩大与课程结构的包容度和弹性小的内在矛盾;二是公共课程中对政治理论的过度强化以及专业课程中对深度的迫切追求,种下了课程结构被剪割的隐患;三是活动课程实质是一种病态发展,在门类增加的同时却开始流于形式;四是毕业考试的取消,既卸去了教师把守教学质量关在责任,也减少了学生努力刻苦学习的一种外部动力,埋下了教学质量下降的诱因;五是选修课程的比例尚未到位,无法发挥出它在课程结构中所具有的革命性力量。 二、目前教育系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和形成的特色 从80年代初开始,教育系课程在强大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为:进一步优化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以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比例,强化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学。但是,由于全国的教育系比较缺乏主体意识,导致改革的举措主要是历史惯性作用的结果。在培养目标上,范围继续扩大到培养中小学教师;同时,专业继续分化,在原有学校教育、学前教育两个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教育管理专业,接着又提出形成由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构成的新专业结构,迅即增设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向增加选修课的方向发展,企图同时承担起学生就业与报考研究生的双重任务。另外,由于许多新教育系在全国各地纷纷上马,课程结构面临着培养规格的多层次与培养特色的多类型的挑战,这一挑战在促使教育系本科课程结构走向多样化的同时,也走向了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