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16.52 文献标识码:A 一、知觉的被动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听到这样的说法:“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总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同志在工作上很被动,缺乏创新意识”;“这件事情弄得我很被动”等等,以上所说的这些“被动”都是日常语义上的被动,主要指主观上不够积极主动,要受人督促或者由于受客观情况的限制而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局面。本文将要讨论的“被动”是发生现象学意义上的被动,特指意识或知觉的被动性,与其相关的概念有“被动构造(passive Konstitution)”、“被动综合(passive Synthesis)”和“被动发生(passive Genesis)”等。 在胡塞尔看来,当我们的意识“主动地”注意到某物,用某一个名称去称谓它,并对之进行描述或判断时,一个认知行为就发生了,但是这种认知行为并不能被单纯地解释为是“主动的”,因为在任何一个“主动的”行为发生之前,总已经有一种“被动的发生”在开始运作了。被动发生(被动性)是主动发生(主动性)的根源和基础。那么到底什么是“被动性”呢?《被动综合分析》的英译者A·史坦巴克(Anthony J.Steinbock)在他的“译者导言”中,总结了“被动性”的五种含义,在他看来: 1.“通过被动性,我们以意义被构造的方式,或者更确切地说,以一种意义-发生(sense-genesis)的方式,理解了一种合规律的、根本的规则性。”①胡塞尔把被动的发生称作“原真的发生(primordial genesis)”并且把这种意义的构造称之为“原真的构造(primordial constitution)”,有时也称之为“前-构造(pre-constitution)”。② 史坦巴克指出,就主体来说,或者就意识活动来说,这种根本的规则性被看做是这样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一个现在的知觉变成了一个滞留性地延迟的知觉,并且褪变成了过去的一种基本的形式,它与以前的滞留联结起来,引发了前摄或指向将来的意向。这样一种形式的合规律的规则性或时间意识提供了一个对象的统一性和同一性的构造的原真形式,以及联结的形式、共存和相继的形式。③ 就客体而言,或者,就意向相关项而言,根据表象的一致和不一致,这种根本的规则性被看做是这样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诸表象以协调一致的或不一致的方式综合地彼此相关,形成了综合的同一性的统一体和异质的区别领域。因此,如果一种表象并没有充实被预期的东西或者被过去的事件所草描的东西,以致意义被“抹掉”而非被充实时,“被动的模态化”就产生了。④ 2.“通过被动性,胡塞尔意指一个经验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自我’不是主动地,即并不创造性地参与意义的构造过程,或者并不主动地在意义的构造过程中表明自己的态度(orient itself)。”⑤在胡塞尔看来,“被动的综合”涉及通过联想的联结所形成的意义的生产,联想的联结先于更高层次的主动性的发生,没有联想的被动综合,意识体验的内容就无法真正统一起来。正是通过“联想”这种内容的综合形式,由触发(Affektion)所预设的统一体才通过“对比”(Kontrast)而使自身凸显出来以被自我注意到。知觉的“被动综合”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自我是当前的,而只是说这个自我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觉活动中来。胡塞尔用“主动的被动性(acctive passivity)”来指称这种状况。⑥ 3.“被动性的含义也可以从否定的方面(ex negativo)进行规定。主动的过程虽然包括做出判断、述谓一个对象、反思和语言行为等等,但是并不能穷尽所有的行为。因此,胡塞尔往往把被动性看做基本上与知觉的、前-述谓的(pre-predicatire)、前-反思的(pre-reflective)和前-语言的(pre-linguistic)经验相等同的东西,因此带有一种暗含的、目的论的向理性的朝向(orientation to reason)。”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对周围事物以及自己的内心世界形成各种各样的知觉或经验,但是我们并不会把所有这些知觉或经验都以判断或命题的形式表达出来,那些我们并不感兴趣的或不注目的东西往往只是昙花一现般转瞬即逝了。它们处在一种前-述谓的、前-反思的和前-语言的被动状态之中。 4.“被动性是预先被给予性和对象性(objectlike formations)的领域。”⑧根据《被动综合分析》,所谓“预先被给予”,一方面意味着,“某物”在我身上实行了一种“触发的吸引力(affective allure)”,而这个“某物”本身却没有被我主动地把握到。这个“某物”通常被称之为“对象性”,因为它只展示了“对象”的基本结构,因而还不是一个“完全合格意义上的(full-fledged sense)”对象。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象性不能具有其自身内在的、在被动的时间意识中被保持的连续性,而只意味着这不是主动的过程的结果,因为只有主动的过程才赋予了对象性以一种同一性,以致它变成了一个认识兴趣的主题。⑩另一方面,某物之所以能够被给予,是因为“自我屈服于这种吸引并且已经将注意力转向了它,在自我的兴趣、认识、解释或者检验等行为中抓住了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