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9)09-0066-06 最近10年来,随着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心智哲学等学科的深入和交融,自我问题再度成为当代西方哲学着力研究的核心论题。概而言之,当代西方哲学在自我本质问题上主要形成了四种理论观点:即幻觉虚构论、形上主体论、进化实在论和社会建构论。这些理论对自我的本质做出了怎样的回答?又面临哪些新的问题?不言而喻,研究和把握当代西方哲学在“自我本质”问题上的新进展、对其理论观点做出恰当的评价,是我们在当代科学哲学背景下研究解答“自我本质”问题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一 幻想虚构论:经验论视角的彻底否定 自我的幻想虚构论观点可以追溯到休谟。在《人性论》一书中,休谟从其彻底的经验论出发,对自我的实在性做出了否定的回答。他指出,所有这些肯定自我的说法,都违反了可以用来为它们辩护的那种经验;拿我来说,当我把注意力转向内部并试图发现某种构成本质之我的实体时,我所发现的全部东西就是特定的知觉经验,如热冷、明暗、爱恨、愉快和痛苦这样的东西;除了这些特定的知觉经验之外,我没有观察到任何东西;因此,设想存在某种超越于特定经验的自我,完全是一种幻想。① 休谟的上述观点不仅对此后的西方哲学和心理学发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为当代的一些心智哲学家所接受和发挥,成为当代心智哲学领域一种颇具影响的自我本质理论。持有这一观点的当代心智哲学家包括丹尼特(D.Dennett)、魏格纳(D.Wegner)、麦辛格(T.Metzinger)、哈瑞(R.Harre)等人。在丹尼特看来,自我完全是一种虚构,是与理论上推测的实体(诸如亚原子粒子)完全不同的理论虚构,问自我实际上是什么——或像某些神经科学家所问的——自我在哪里,这是一个范畴错误。② 麦辛格也明确表示:自我只是脑中的各种亚系统和模块相互作用而创造的一种幻想,世界上没有像自我这样的东西存在,没有人曾经是或曾经有一个自我;假定自我的存在既不是必须的也不是合理的,因为它是一种履行并非不可或缺的解释功能的理论实体;对所有科学的和哲学的目的来说,自我这个概念完全能够被安全地取消。③ 哈瑞则通过分析心理学中的三种语法(人的语法、组织的语法和分子的语法)以及“自我”这个语词的各种正确用法而否定了自我的实在性。他指出:“尽管我们都具有我们自己作为唯一的和单独的存在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试图探索‘同一性的含义’时,它并不能通过内省式地探求位于每一个体之核心的自我而被发现。不存在我们能够把外部之眼或内部之眼聚焦于其上的那个东西。……作为一种唯一性的自我的含义并不是从人们关于他自己知道什么或相信什么而得到的一个抽象概念。它是在某人自己作为唯一的一个人的公共展示中被认识的。”④ 那么,自我真的仅仅是一种幻想吗?真的是哲学和科学上不必要的一个多余的概念吗?另一些心智哲学家则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二 形上主体论:认识论视角的逻辑分析 当代心智科学哲学的第二种自我理论可称之为“形上主体论”。这种观点不仅认为自我不是幻想,而且认为自我概念在哲学上必不可少,我们虽然不能通过休谟那样的内省经验到自我,但它却是逻辑上必须设定的“形上主体”,否则,感觉、经验等便无从谈起。这种观点也并非当代心智哲学家们的首创,早在20世纪20年代维特根斯坦就曾从其逻辑哲学的深层视角探索了自我问题,他得出的结论是:“哲学上的自我并不是人,也不是人的身体或者心理学所考察的人的心灵,而是形而上主体,是世界的界限——而不是它的一部分。”⑤ 自我与其关于世界的表征的关系就像眼睛与视野的关系:眼睛并不是视野的一部分,但它是视野的限度;同样,主体不属于世界,但它是世界的界限。⑥ 显然,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自我虽然不在实证性科学所考察的范围之内,但它却是认识论上必须设定的一种“形而上”的主体,是一种超越性存在,是一切意义的最终支点,因为只有设定了这个超越性的存在,人类认识和知识才能得以展开。 维特根斯坦的这一观点被当代的一些心智科学哲学家进一步发展。黑尔(J.Heil)、塞尔(J.Searle)、肯尼(A.J.Kenny)等都是这种形上主体论观点的代表人物。塞尔曾针对休谟的观点明确指出:“除了我的一系列的思想、情感以及这些思想和情感在其中发生的身体外,我们还需要设定一种东西、一种实体、一个作为这些事件之主体的‘我’吗?……我不情愿地被迫得出结论:我们必须要做出这种设定。”⑦ 按照塞尔的看法,为了能够理解我们的经验的特征,把自我设定为经验之外的某种东西是一种形式的或逻辑的必然要求。他举例说,为了理解我们的视知觉,我们必须把它理解为从某个观察点发生,但这个观察点本身并不是我们所看的东西;这个观察点就是一个纯粹的形式要求,我们需要用它来实施我们的视觉经验的可理解性特征;与此类似,自我就是这样一种纯粹形式的概念,但却更复杂一些:它必须是一个实体,而且这个实体具有意识、知觉、合理性、从事行为的能力、组织知觉和理由的能力,以便自由地完成意愿行为。所以,尽管自我不具有经验性,但它却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哲学家还进一步深入到意向性和表征的层面来论述自我的形上主体本质。他们认为,意向性表征是人生存的前提,人正是通过意向性地表征他的内部状态、他的环境及其周围的事物而建立起与世界的联系;但任何表征都需要在一个基点上进行,而自我就是人通过意向性表征与世界打交道的这个基点。黑尔举例说:假若你到了一个新的城市,想运用这个城市的交通图到达你要去的地方。这时候你首先必须确定你此时在地图中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构成你辨别到达目的地之方向和路线的观察点。没有这个观察点你就不可能运用地图到达你要去的地方。选择一个观察点的问题,就是在我们表征世界时,在世界中给我们自己定位的问题。我们的自我概念,作为一个本质因素,包含着这种自我中心的定位:你就是具有这个观察点的主体,你就是从这个观察点出发意向性地对事物进行表征的。自我正是在表征世界的行为中显现的。因此,只要我们承认我们是通过意向性表征与世界打交道,“自我就能够被严肃地引入,而无需考虑它是一种非物质的实体还是一种物质的实体。创造一个自我就是要求创造一个能够从如下观点表征世界的系统:‘自我意识地’(self-consciously)表征世界。”⑧ 塞尔则以机器人为例对自我与意识、意向性的一体性关系进行说明:“如果我们把意识能力、意识知觉经验和其他意向状态的能力、反思其意向状态的能力、合理性行为的能力一并置入了机器人中,我们就使这个机器人拥有了一个自我。”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