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02.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639(2009)05-0123-09 在我国的亚里士多德研究中,《诗学》一向是显学:早在1936年,即有傅东华译本(《诗学》,上海商务版)刊行于世。60年代以来,每十年就有一个新译本问世(晚近甚至有两个):姚一苇译本(《诗学笺注》,台北:国立编译馆,1966)、胡耀恒译本(台北:中外文学版,1976)、罗念生译本(北京:人民文学版,1982;重印于《罗念生全集》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版,2004)、崔延强译本(《论诗》,见《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版,1994)、陈中梅译本(北京:商务版,1996)、王士仪译本(《创作学译疏》,台北:联经版,2003)、刘效鹏译本(台北:五南版,2008)。 除崔延强译本外,上述译本各有不同程度的注释,最为突出或者说与众不同的是王士仪先生译本:这个长达四百多页的译本采用希—汉对照,不仅有希腊语原文训释,还有义理疏解,凭靠的文献交待得清清楚楚,显得言之有据,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最为显眼的是,王士仪译本将亚里士多德这部著名讲稿的书名译为《创作学》,更改了学界已采用半个多世纪的“诗学”译法。不过,五年后面世的刘效鹏译本仍然采用《诗学》这个译名,看来,学界人士并不愿意接受王译本倡议的改名。 改《诗学》为《创作学》,王士仪先生并非始作俑者,更非孤掌难鸣。罗念生先生还在世时,据说旅法学者左景权先生就曾托人带给罗念生先生一信,对亚里士多德的
这个书名被译作《诗学》“不以为然”,因为“近代西语poetic,poétique只是音译,等于未译”①。左景权先生反对把书名译作《诗学》的理由有二:1.希腊语的
与poetry或poésie的含义“有实质变化,按字面去译,反不如《创作论》为佳”;2.亚里士多德在书中“所论只限于大块文章,谋篇布局精心剪裁的,是否诗体还在其次”(同上)。 如果左景权先生真的是古希腊学家,这些说法是否确实出自左先生手笔,让人犯疑。因为,第一条理由将poetry或poésie视为古希腊语动词不定式
(做、作)的对译,显然不对,应该是
,尽管这个名词派生自动词
,语义却并不等于
。第二条理由也是错的,因为,倘若“所论只限于大块文章……是否诗体还在其次”的说法成立,亚里士多德在讲稿中说到诗的“编织不应像纪事
”(1459a17,亦参1451b12)就无从解释。何况,明摆着的文本事实是,亚氏在讲稿中主要讨论的是“有体之诗”(
),而非“大块文章”(
)。 左先生的这封私信后来刊发在一家学刊上,他的看法得到刘以焕先生热烈认同。在1994年发表的专文(今收入氏著《古希腊语言文字语法简说》,前揭)中,刘以焕先生为左先生的第一条理由作了如下补充:
来自
(意为“做、创造”),言下之意,poetry或poésie的含义显然不是“做、创造”;反过来说,“诗学”一词“在汉语文中指写诗论诗的学问,而所写所论的诗,大多是篇幅不长的古体或近体诗”,与亚里士多德所论不合。“若将亚氏的
翻译为《诗学》,不仅不确切,而且会产生误导”,因此,刘以焕先生主张,“不能迁就原来的约定俗成,应将其订正,迻译为《创作论》为是”;至于何谓“创作”,他明确说明:“一指创造文艺作品,二指文艺作品本身。”② 王士仪译本的书名译作《创作学》倒不一定是受到上述两位启发,因为,王先生自己的大著《论亚里士多德〈创作学〉》早在1990年就已经出版(台北:里仁版)。可以想见的是,王先生改《诗学》为《创作学》的理由,可能与左、刘两位先生的看法不谋而合。 刘以焕先生明确提出的两条理由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他似乎主张,不当以后世之词义(比如poetry或poésie)绳古之词义[比如
(做、创造)];另一方面,他主张用汉语的“创作”来翻译
,又恰恰是在以后世之词义绳古之词义。我国古人习用单字而非双字,“创”和“作”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字,联属用法出现较晚。“创”的本义为“始造、首创”(《广雅·释诂》:“创,……始也”);“作”这个字有二十几个义项,本义是“兴起、发生”(《说文》:“作,起也”),然后有“建造、制作”之意(《尔雅·释言》:“作、造,为也”),所谓“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即便出现“创作”联署的用法后,意思仍首先是“制造、建造”:所谓“创作巨石礮来献”,所谓“创作兵车阵图刀楯之属,皆有法”等等。“创作”联署用于“写作”或所谓“创作文艺作品”,古书中并不多见,倒是盛行于今世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