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社会转型,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不仅意味着经济领域中的深刻改革,而且意味着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革。近年来,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各种腐败、消极现象泛滥,这在高等学校中也有所反映。因为,当今的大学已不再是一个清静的学术村落或漂流的“孤岛”,社会上一切流行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校园。据对河北大学的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存在着以下几种心态:对社会问题的的冷视;对理论学习的敷衍;对学业成就的渴求;对毕业分配的躁动;对人际关系的警惕;对人生问题的游戏。其中对社会问题的冷视心态与对人生问题的游戏心态尤其值得注意。调查表明,仅有4.7%的被调查学生在回答“你平时思考最多的问题”时选择了当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相反地,对“何不游戏人生,管它虚度多少岁月”却表示了相当的认同。因此,高等教育究竟是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还是任他们发展成为个人主义式的“经济动物”?这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 理想、爱国、人格养成是大学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 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各行各业的栋梁,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后备主力军。他们的素质与能力如何,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发展。毋容讳言,中国的高等教育几十年来走过许多弯路,经历过不少挫折。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人才竞争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即认为高等教育的任务主要是输送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因而往往注重对大学生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培养而忽视人文教育。换言之,我们往往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素质的教育,或者虽然也提德才兼备,但在具体策略和措施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我们认为,大学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必须加强理想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人格养成这三方面的基础的教育。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理想主义也即是信仰的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值得严重关注的问题。在大学生中就要不要信仰与要有什么样的信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解。例如,有的学生认为,现在是经济发展的时代,所谓的理想就是要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弄潮儿和佼佼者;有的学生则认为,历史已进入了经济竞争的时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已是昨日黄花了;更有的学生认为,在现在这样的时代,理想和信仰是一种奢侈品。这就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不容否认,由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不少青年精神生活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虚无主义,即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的贬抑态度。有人甚至称我们的时代是信仰没落的时代、是理想贬值的时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只是一种政治浪漫主义和“乌托邦”。更有的学生认为,随着东西方冷战时代的结束以及意识形态对抗的终结,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已成为一种“过时的理念”针对这样的观念,高校在思想教育中首先需要的是澄清错误观念,加强和改变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理想主义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必须自觉地随社会历史条件、工作对象的变化而变革自己的思维方式;否则,如果抱残守缺,以“不变应万变”,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思想僵化,工作无能和无效的境地,具体说来,理想主义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机械单一思维方式。对学生中存在的弃学从商、过分突出和实现自我、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等等错误想法要加以因势分解和疏导,注重系统结构和功能效应,防止以偏概全等简单粗暴方式。同时,要使理想主义教育灵活多样,即思想灌输和思想疏导相结合,对象教育和目标教育相结合,突击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思想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思想教育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方式。要善于在学生中发现思想的闪光点加以因势利导的同时,对社会上出现的英雄模范典型形象结合高校具体实际情况给予弘扬光大。总而言之,理想主义教育不应是简单的灌输,而是结合市场经济的实践和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注重实效性和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地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教育转化为大学校园里实实在在的行动。 与理想主义一样,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国家、个人和民族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衡量人们思想行为的政治准则;是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维护祖国利益的坚定信念和民族的图强心理凝聚而成的不朽的民族精神。目前,爱国主义教育易流于空洞的感情,在高校中尤其明显。因为在部分学生看来,爱国主义只有在国家民族的危亡关头才能真正得以体现,与此相应,他们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资本主义必然死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持怀疑态度,对社会政治问题持冷漠态度。他们更多的则是关心自己的学业成绩和毕业后的去向,对于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往往缺乏深刻的认识。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既是一个新课题,也同样面临着深刻的变革。首先,革命传统教育必须立足在激发爱国热情的同时,强调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灿若群星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从而“因材施教”,激发他们为中华民族增添新乐章的奋发精神;其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要培养他们的集体协作精神与独立自主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人格养成教育是大学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至关重要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环。荣格曾说:“文化的最终成果是人格”。个体文化的成果是个体人格,全体文化的成果是全体人格,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就是全体中国人人格。在市场经济下的经济行为也就是一种文化行为,因而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社会,关键在于对健全人格的培养。我们要想造就一支跨世纪的人才大军,必须从文化着眼,否则就可能会培养出一代只知科技毋论文化的精神畸形儿。大学生的个性品质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如对祖国、对劳动、对学习、对别人和对自己的态度)和他们的行为方式上。个性品质是在积极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也表现在实践活动中。因此,人格具有总体性,整合性,层梯性,差别性和社会性等特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具有生理、安全、从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等六大需要。然而,在市场经济社会里,我们似乎更注重作为个体的人的经济行为,而忽视了文化行为。如果没有一个有力而又健全的人格支撑,它就容易成为一种阴暗的甚至堕落的社会图景。这显然是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肩起飞的发展战略相违背的。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的人文工程,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格准备。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应立足以下三点:首先是作为人的基本的道义感或道德标准,即人的良知系统,而良知系统则是作为文化对人的基本设计和限定。近来,在某些高校中开创的创建“十无”校园以及“文明——从小事开始”等活动,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其次是公平竞争意识。曾有人指斥中国文化是浆缸文化、口腔文化、无性文化,认为正是这些文化痼疾妨碍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和进步。而这些文化痼疾的根本特点即是一种依靠病态的手段去铲平他人的生存技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取得真正的个人成就,就必须努力达到自我的全面提升从而参与真正的市场竞争。第三是自我超越精神。美籍华裔学者孙隆基认为中国人的个体性格是一种自我压缩的人格,它具体表现为“逆来顺受”、“存天理,灭人欲”、“不敢为天下先”、“一潭死水的生存状态”和“弱者道之用”等特点。而市场经济的精髓就是法制制度下的公平竞争。因此,在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中,就必须鼓励他们在“四有”新人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