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体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是可喜可贺的。但仍存在一些疑难问题,若不将其摆出来,逐步加以解决,势必有碍于高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育能力 认识 疑难 改革 高校体育既是我国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体育的基础,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要点;高校体育又是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对实现高校教育的目标,培养合格的现代高层次科技人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高校体育及其涉及方面仍存在某些疑惑不解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待我们作进一步地研究和论证,以寻出最佳答案。 1 高校体育地位的疑难 高校体育作为教育与体育的交叉点、结合部,在理论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它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育的角度来说,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和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要点。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高校体育的理论与实际地位存在着强烈的反差。一而是新型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与之相配套的设施不断增添,教室明亮而舒适,语音设备日新月异,另一方面是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体育经费少得可怜;体育师资不但短缺,而且流失严重,湖南某高校30人的在编教师,先后有13人改行占43%,其主要原因是地位低,待遇差,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同工不能同酬;体育的地位虽很重要,但是有关领导在总结会上时,往往只字不提体育。笔者并不主张高校体育要“超前发展”,只求能得到公正的对待,不受岐视排挤。这个问题不解决,想把高校体育抓上去,上新台阶,想要广大体育教师安心本职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那是不可能的。 2 高校体育认识的疑难 随着终生体育思想的普及,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对高校体育长远效益的追求,为学生终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服务。“生命在于运动”这一简单道理告诉我们:健康,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学生在校期间造就的健康身体,毕业后若不再参加体育锻炼,就必将得而复失。这里面就有一个对体育的认识问题。 就目前情况看,我国中、老年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状况欠佳,知识分子的参与体育活动的年龄偏大,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近几年来,许多才华横益,正当年的知识分子如罗建夫、张广厚等人相继早逝,这对国家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最近有关学者曾对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知识分子进行了一个身体状况追踪调查,取样人数12450人,调查结果表明,十年前,我国人均寿命为68岁,而知识分子的寿命仅为58.2岁,1990年北京市的人均期望寿命已达73岁,而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反而下降到53.34岁。这一结果无不使人为之震惊。为此,我们呼吁全社会尊重人才、重用人才,更应珍惜人才、爱护人才。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为什么会不断恶化?首先是没有解决对体育的认识问题,进而缺乏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更不能科学地安排健身活动。 体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必修课。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每周都有90分钟的体育课,以每学期18周计算,从小学到大学二年级(体育课一般开到大学二年级)每个学生共上体育课为1008学时,这是其它任何一门专业课都无法比较的。按理,如此长的体育,就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其体育能力,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而言,14年的时间应是绰绰有余的,但是事实却相反,前面提到的那些早逝的罗健夫、张广厚等人和身体状况欠佳的人大都是建国后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虽然在校接受了多年的身体教育,却仍然不能正确地认识体育。也不能从中获益,这到底是为什么? 3 体育教学能力的疑难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就阐明了新时期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本领。它包括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示范能力、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等,它又受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所支配。 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据国外一些教育专家的看法,学生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其增长的速度,每10年就要翻一翻。为适应这种“知识急剧增长”的现象,就需要广大体育教师尽快扩大和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和技术。例如,要造就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合格人才,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终生受益,就必须要一批有一定教学能力的教师。在当今高校体育教师严重流失,师资队伍思想极不稳定的情况下,是否要把教师教学能力的问题摆出来?怎样提高其教学能力?教学能力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准?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难题。 4 成绩评定的疑难 成绩评定应以学生上课的情况和考核的成绩为依据。成绩评定的内容中,占比重较大的部分是学生的考核成绩。有的学生体育基础差,有的学生视力差,有的学生身体条件差(如过分胖或瘦),有的学生身体或四肢有缺陷,这部分学生的考核成绩肯定不令人满意,在成绩评定时,能给他们不及格的体育成绩吗?若给他们不及格的体育成绩,能说他们没能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吗?如此等等。若是这样,他们的其它各科成绩再好,也不能被评为三好学生。这里就有一个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进行成绩的评定和体育成绩等不等于三育中的“体育”的问题。 5 运动竞赛的疑难 运动竞赛是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促进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组织形式。学校招收优秀运动员,通过运动竞赛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运动员除了为学校争得荣誉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学习,他们的文化基础如何?学习成绩怎样?学习能否达到国家的要求?某高校曾有一名运动员,在省高校田径运动会上获得了跳高冠军,而在参加校级高等数学统一考试中却得了零分。学校最后权衡,给予该生转系,继续攻学士学位。考试时,体育尖子尽量放行。如此做法,是否违反了学校的办学方向。违反了国家的规定,坑害了学生本人。奥运会期间报到曾发表了一条小消息,说美国女游泳运动员埃文斯是带着家庭作业到汉城去的,回国第二天就得回校上课,老师要查作业。这在我国是不可想象的。试问,我国高校当前大量从退役运动员中招生的做法是否正确?运动竞赛的真正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