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践中,出现了一种“教育围城”现象——非师范毕业生想到教育系统就业,师范毕业生却想冲出教育系统就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愿去任教,想冲破教育系统的“城墙”,参与双向选择,每年都有不少的毕业生在打探脱离教育系统的就业途径。在福建省的一项调查表明,高校毕业生中37.8%不喜欢从教,40.3%毕业生表示今后争取改行,假设允许自主择业,只有14%的毕业生首选的职业是中学教师。在非师范毕业生中,却是另一番择业景象,在今年的双向选择活动中,许多毕业生把首选的目标对准了学校,各类学校对师资需求普遍被看好,越来越受到非师范院校毕业生的青睐,成为近两年来毕业生就业的一大热点。在上海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上海市教委首次在非师范毕业生中招收师资,招聘中小学教师的“摊位”前挤满了应聘的毕业生,上海交大附中计划招聘18名教师,在半天时间里收到80多份求职表,其中不少是复旦、清华、北师大等高校的研究生。〔1〕 这种人才资源相互流动的“教育围城”现象,是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后,人们职业选择凝固状态和单位行政制刚性特征,实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必然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 1.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教师待遇的提高增加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师法》、《教育法》等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给相对沉闷的教育系统带来了希望,特别是《教师法》,被认为是中国教育走向法制轨道的里程碑,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采取措施切实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教师待遇,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令人鼓舞的现象,这些大大提高了教师职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他们对教育前景充满希望。 2.毕业生在现实面前调整就业期望值,把求稳的目光投向教育系统的广阔市场。随着国家经济规模的压缩、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人才资源的补充,一些一向被毕业生看好的热门行业,如金融、财税、外贸等需求量大幅度减少,就业市场缩小。加上就业市场体系不成熟,不规范因素多,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等原因,数以万计的毕业生不得不面对理想职业或职业理想的矛盾,在现实面前调适了自身的就业期望值,把就业目光从“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城市一间房”,转向经济发达的中小城市和一些曾不被看好的行业,从“户户口袋”的冒险式就业转向把求稳作为择业的重要标准。而近年来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50年代末、60年代初毕业的老教师陆续从岗位上退下来,使教育系统内拥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各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优惠就业政策,吸收非师范毕业生充实教学第一线,这种供求关系相得益彰,促使非师范毕业生进入师门。当然,其中也不乏存在一些“跳来跳去、逐步到位”的思想,先选择一个可以生存的职业,期待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职业流动,“逐步到位”,这是非师范毕业生一个不容忽视的心态。 3.毕业生主体性的增强和计划派遣就业中自主性相对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是师范毕业生想冲出“城”去的深层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青年学生的价值主体意识大大增强,自我作为独立的价值单元有着更加明确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他们热衷于用自己的双手把握自己的命运,崇尚自我设计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相适应,师范毕业生在就业上表现出参加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的强烈愿望, 86.4%的高师毕业生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愿望。 传统的计划派遣就业,主体性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在毕业生心中难以得到认同。正如一位毕业生所言,他们并不都是不愿当教师,而是反对用行政命令,随便指定他们到哪个地方去任教,而是希望通过自己平等竞争,到取胜地方或学校去。“自选的葡萄酸也甜”,这是师范毕业生的一种普遍心态。 4.就业高期望值与对教师职业低调评价的反差,是师范毕业生想冲出“城”去的直接原因。大学生走上社会的标志是拥有一份职业,或者说,职业成为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最终依托。因此,大学生对就业都怀着较高的期望值,一心向往大城市、大机关、涉外单位等所谓好单位。对师范生来说,国家计划派遣的现实使他们生存的职业已有了保障,但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评价却是低调的。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评价是用经济的、实惠的、行业比较的观点代替过去重在精神评价的内涵,缺乏现实内容的理想追求(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等)已丧失了昔日诱人的风彩。他们的职业心理更具体、更现实,以功利化的价值取向来评价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等,“清贫”成了师范毕业生就业的最大“心病”,分配到乡镇农村从教被认为“低人一等”,没有前途,心理上无法接受,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被动就业,所以要想方设法冲出“城”去,另寻一方天地。“这山看着那山高”的就业心态一展无余。 透过毕业生就业中的“教育围城”现象,使我们从中得到启发,引起思考。 思考之一:要进一步加快就业制度改革,培育就业市场体系。从“教育围城”中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仍不成熟,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不配套,人才市场发育不健全等,保证人才公平竞争的整套制度和政策未出台,使毕业生在就业中无法形成公平竞争,择业心态处于浮躁,无序化状态,毕业生主体性未能充分发挥,与大学生择业价值上所具有的强烈平等、自由的愿望和要求有较大的距离,他们要求社会建立平等竞争机制,反对把不正之风渗透到就业中来。“我们打心里拥护就业制度改革,希望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在有序的竞争中,通过自身的素质和努力,寻找最佳就业位置。”因此,要加快培育和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相适应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畅通人才流通渠道,从而实现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毕业生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