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全方位的转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选择、生活方式等各方面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如果我们把目光集中到教育科学文化领域里来,其巨大的变化与发展并不亚于经济领域。改革开放的中国比以前任何时候更需要知识、更需要知识分子,市场经济为广大知识分子提供了比以前几十年多得多的生存空间、宽松环境、机会选择和经济回报。然而,当市场经济及其政治、文化、社会效应所带来的自由与机会真正逐渐降临到知识分子头上时,他们所面临的不是胜利的喜悦和欢欣,而是沉重的思考、选择和责任,他们也从来没有这样急切,这样傍彷,这样迷茫。这种变革也使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选择、生活态度、心理情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转换、裂变与震荡。 作为知识分子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知识分子,由于其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位置、环境和所担当的特殊角色、使命,在这种社会变革、转型中更有着自己特殊的心理感受和行为选择的种种心理困惑。 一、待遇的改善与相对剥夺感的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党和国家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来考虑。根据中国教育的现状,国家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出台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要》,也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经费的增长比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的比率,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政策,扩大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放宽办学政策,拓宽办学渠道,鼓励高校“产学研”一体化,提高教师待遇等等。改革开放的十五年,是全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改善最大的时期,无疑也是高校知识分子待遇提高最快的时期,其生活状况的改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教育的投入偏少,教师的待遇偏低,但短期内仍难以使这种状况有根本的改观。“待遇低、要求高、责任重、工作苦”,仍是教师包括高校教师的普遍现状。随着各项改革的全面铺开和深入,其他各行业是在劳动、人事、工资等方面的自主权越来越大,在每次教师提高工资时,某些行业的往往提得更多,幅度远远高于教育战线。事实上,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并未从调资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其实际收入水平且有下降之势。据统计,1990年教师收入水平在十二个行业中排行“老九”,而1992年底已是“老九”不保,排列到第十一位了。教师与其他行业人员的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之势。他们所付出的辛苦劳动与社会所给予的回报、补偿是否平衡呢?与其他行业相比,他们能否心安呢?据南方某大城市的调查表明,高校教师普遍表现出较强的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来自于对自身利益判断与评价,当认定自己本应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时,就会感到自己被剥夺了,从而也会产生社会分配不公的感觉。这种心理感受具体表现为:其一,高校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收入、声望、实权及整体社会地位进行评价时远远低于社会其他群体对他们的评价:其二,在一般高校教师的心目中,从事体力劳动的个体户、工人、售货员等的收入要比其他群体高;而对他们的社会声望的评价则低于其他群体;其三,在对人们获得收入、声望、权力和整体社会地位的各项决定条件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高校教师对学历、专业技术等知识因素的评价远远低于其他群体。其四,高校教师对于“付出了劳动心血就会有相应的报酬”、“现在社会分配比较合理公平”等命题更多地抱否定态度。上述各种评价和态度取向上的差异,明显地反映出高校知识分子群体存在着一种较强的否定性心理感受,比较其他群体而言,他们对自己的现状更为不满意,社会不公平感(尤其是收入分配不公感)更为强烈,由此产生的相对剥夺感也更强烈。 二、“下海”“上岸”两傍徨 长期以来,高校知识分子生活于清贫、辛劳之中,特定的社会角色使他们不仅在工作中须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而且还得作道德、人格上的典范,为人师表。“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烛成灰泪始干”,确是他们人格和精神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安贫乐道”是他们的典型性格心理特征。 而市场经济是带有明显的趋利性的,物质利益表现出空前的吸引力,利益机制在调节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正使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着历史性的转变,高校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也不能不受到冲击。生活的窘迫和生存的危机使一部分高校知识分子不得不放下清高和面子,放弃“君子固穷”、“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传统观念,希望通过“下海”来改变自身的生存状况。90代初,在一片沸沸扬扬的“下海”声中,一批批高校知识分子或扑通往商海里跳,或跳槽改行,或创实体,办企业,做生意,或兼职,提供智力、科技服务,搞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甚至摆摊设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见仁见智,各尽其力,拼搏于商海或第二职业之中。他们或者“不顾身家性命”,不要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彻底“下海”,或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一技之长,一业为主,兼营别样,搞“多种经营”,“下海不离岸”,半入江风半入云,两头挂靠,留着退路,或者“孔雀东南飞”,奔赴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另谋高就,择枝而栖。他们缘何下海,究其因由,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在原来的工作岗上收入太低,生活寒酸、拮据,想下海改变这种状况;二是在原单位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显自手;三是有自己的一番事业,想有所成就,苦于没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想“下海”获得较好的经济条件后,以便顺利地进行自己的事业;四是想换个工作、生活环境,出去闯闯,体验一下外面世界的生活、检测一下自己的能力,希望在社会中学些新的“有用”的东西,以适应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凡此等等。 在早先的“下海”族中,有的成功了,旧貌换新颜,完成了自己社会角色的转换,改写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然而,市场经济的大海,有着既能挽救人也能毁灭人的双重特性,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是一个造就英雄,通向成功的世界,也是一个优胜劣汰残酷无情,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世界。毕竟,学院书斋教坛讲台与商海是大不一样的。长期在高校这种特定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生活惯了,一种全新的生存生活方式于他们来说确是一场挑战,市场经济为他们提供了机遇,也检测着他们的素质、心理、实力。表层的行为表现适应似乎不难,但真正的心灵契合,彻底地适应却绝非容易之事。近年来,经过商海、市场的洗礼,一些“下海”者却又悄悄上岸了,陆续返回院校,重操旧业。当年,他们是抱着种种动因和目的以不小的决心而离开这块阵地的,如今,他们经风沐雨之后,重返故园,其复杂的心态和因由决非三言两语可道清,但这种现象确实引人注目。“下海”人缘何又“上岸”?以下几点似可作为注脚:其一,一些人本身素质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并不相适应。他们在学校可能是好教师、科研骨干,然而,毕竟商海与学坛不同,他们有些并不是经商的“料子”,如此就短避长,只能是一种错误的选择。其二,是观念上的不适应、市场经济是趋利性的,利益机制起着关键作用,在商海中“钱”是第一位的,是最高价值目标,要“下海”,就必须追利逐利,作为过去的儒者人师,长期的熏陶和素养,所形成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性格特征、行为惯性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下海”后,离开了原来的文化群体,又不能马上彻底融入商人群体之中,在文化心理上成为“边际人”,两不靠,在得到时感到新的失落,从而在心理的苦痛和矛盾中,重新选择“上岸”以解脱。其三,当初匆忙下海,未选准门路,被大潮卷进去欠缺周密的考虑,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现实生活。而在心理上也只作成功的预期,而缺少对付困难、风险的准备,一旦碰到困难,便心灰意冷,“回头是岸”。其四,市场经济本身充满着风险,目前我国改革尚未完全配套,社会保障机制在短期内难以建立起来,激烈的竞争和风险使人安全感严重缺失。历经艰险之后,还是觉得平静的校园、基本的保障、平静的心灵的可贵。鉴此种种因由,在历经“走一回”、“试一次”的亲身体验之后,权衡比较,再次作出行为的选择,应该说是比当初的急切更为冷静和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