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角色定位思维及其所决定的角色定位教育是提高德育效果的理想切入方式和重要内容。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高校德育应着重抓好学生角色观念的“三重定位”,即政治角色定位、事业角色定位和人格角色定位,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希望和民族的脊梁。 关键词 角色 角色定位思维 角色定位教育 德育 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及其对社会的辐射作用,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的代际周期越来越短,这使高校的德育工作受到了空前挑战。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较为浮躁,缺乏应有的专心、安心、用心的精神状态,严重影响着他们的道德水准。要提高德育的效果,关键在于确立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德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而角色定位思维及其所决定的角色定位教育则是提高德育效果的理想切入方式和重要内容。 一、角色定位思维应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基本思维方式 在角色理论看来,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相互联系的岗位或地位组成的网络,其中个人在这个系统中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由“地位”(或称职能)和“期望”构成,进入角色的个人只有理解“剧本”(职责与规范)的期望、其他“演员”(同事)的期望和“观众”(社会和人民)的期望,才能进行正当的角色定位和出色的角色扮演。任何角色都具有“非自足性”,社会正是许许多多非自足的角色的行为关联和功能互补才有各个角色的存在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秩序、和谐与发展。所有的期望又都是通过自我这面棱镜才得以解释,因此,自我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对角色期望和规范的认同水平,进而决定着他们的角色定位意识和角色扮演态度。道德,用角色理论语言表达则是角色归属、定位和角色扮演问题。道德水准就存在于角色理解、角色定位、角色扮演的态度、性质和程度之中。德育,就是对社会成员的角色期望理解能力、角色定位观念和角色扮演态度的养成教育。德育中的角色定位思维,就是德育工作者运用角色理论考察道德的视角和方式,培养学生做社会的合格“演员”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在思想观念上认识自己的当前角色特点,设身处地地体验自己的未来角色,按照社会需要、个人专业、兴趣、爱好和才能理解角色规范,思索出扮演角色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激发满足社会对角色的期待,强化立志成才的信念。 角色定位思维及其角色定位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地位,是由高校学生的角色特点(就严格意义上的角色而言,他们还不具备社会的功能角色特征,只能算社会的“潜角色”)和道德现状决定的。当代大学生的角色特点是:他们是社会中更有教养的一代,无论是科学文化水平、思想品德水平,还是思维和实践能力,相对一般的社会成员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训练。他们有知识分子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能使他们在社会的不良风气面前卓尔不群,可是,一旦他们随风逐俗,把眼光转移到自己的物质利益上,又会认为“别人享有的我都应该享有,别人没有享有的我也应该享有”,其贪婪意识会有甚于一般社会成员;他们对社会负有特殊的使命,将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骨干和栋梁,因而具有强烈的崇高感,这种崇高感既能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意识,又有转化为自命不凡因而抱怨社会的可能性;他们的特殊地位容易使他们产生社会责任感,但同时也有转化为蔑视一般社会成员的可能性;他们处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培养、宠爱和关注的焦点上,这种特殊的地位容易使他们产生中心感,这种中心感既能激发起对祖国和人民的“报恩”愿望,形成社会的主人翁精神,也会使他们自我放纵,由家庭的“小皇帝”移位为社会的“小皇帝”,唯我独尊。他们角色优长的任何一个方面向反面的演化,都将淡化道德自律意识,扭曲他们角色定位的正当性。 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自由原则、竞争原则和高校毕业生分配的双向选择政策,使角色定位由指定角色转变为自选角色,这是历史的进步。但遗憾的是,有些学生在自我意识强化的同时,也“走失”了自我,道德出现了滑坡。滑坡的实质是角色定位偏差。一是在强化自我的同时忘记了“我是谁”。表现为公德意识淡漠,低级违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膨胀,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一些学生想金钱、想权势、想出国、想享受,对科学缺乏真诚的信仰,对祖国、对人民缺乏应有的感情,对事业缺乏扎实的投入,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大学生或模糊了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形象。二是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模糊了“我在哪儿”、“我属于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意识淡化。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有知识、有技术、有饭碗,可以远离政治,甚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对党的领导也淡然置之。有的留学不归,把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人民的恩德都抛之于脑后,有享国之愿,无报国之心,忘记了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社会角色的重托和期望。这些问题的出现使角色定位问题成为高校德育的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端正并强化角色意识,使学生明确“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属于谁”,强化他们的优长,防止优长转向反面的可能性,即把他们的优越感转化为责任感,崇高感转化为使命感,让他们的中心感升华为报效祖国和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角色定位思维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保证。教育的“三个面向”方针,不只是科学技术意义上的,德育也是其应有之义。其根本指导思想不光是让学生学习“面向”所需的知识,而且要使他们具备“面向”的能力和道德,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以后,能自觉地适应世界科技的大发展,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着的道德实践的需要。这种能力来自他们对社会岗位及其期望的理解,以及对角色变化规律和趋势的把握。 二、高校德育重在抓好学生角色观念的“三重定位” 德育中的角色定位思维只有与具体的角色定位内容相联系才能落到实处并达到预期目的。在大学生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功能性社会角色之前,必须为他们确立一些最基本、最原则性的角色观念。从当今高校学生的使命出发,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高校德育应着重抓好学生角色观念的“三重定位”。 一要面向世界舞台,引导学生进行政治角色定位,坚定社会主义信仰。 政治上出了偏差,整个道德体系就改变了前提和基础。因而,政治角色定位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