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收费 标准 模型 一、探索的出发点 大学收费制度建设的中心环节是确定大学收费标准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可以使大学收费制度进入正式的运转状态。大学收费标准怎样才为科学、合理又是确立大学收费标准的关键问题。我们这里将“科学”定义为“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一种属性”,通俗言之,该标准指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合理”在这里定义为“公平”的属性,即指收费标准确立之后使各方的负责是均衡的,各方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共生关系,并由此导致高校处于良性发展状态中。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两种属性是不能相互脱离的,两者的结合才构成一项制度的有效运行基础。 二、对科学性的假设 我们把实行收费制度之前状态定义为T[,0],这时的教育制度为免费的高教制度,大众的直接学费负担为M[,0],无疑这时的负担一般群众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设这时国家投入为I[,0],按计划招收学生数为S[,0],当招生规模扩大,并出现了计划外招生时,如果I[,0]不变,M[,0]不变,那么学生人均投入额(设为V[,0])将缩小。我们知道,人均投入的缩小会导致高校系统的实际运行困难,因此必须采取维持V[,0]标准的要求。这时T[,0]状态要被打破,采取的策略是对计划外招生数A实行收费制度来维持V[,0]标准。设对A收费为F时,则有V[,0]=F/A。如果招生规模的扩大造成了办学效益的变化,那么人均投资额将由V[,0]变成V[,1]。如果规模扩大导致成本降低则有V[,1]〈V[,0]〔1〕,此时V[,1]=(I[,0]+F)/(S[,0])+A)。 目前我国对大学生的年人均国家投入约为4000元(人民币,下同),自费生缴费年人均约为2500~3000元。在两者费用平均之后,平均成本下降是显而易见的。目前虽然对公费生也收少量学费,但不影响平均成本下降趋势。 在对自费生缴费额2500~3000元考察后发现,〔2〕农民中仅有较富裕者方可承担,一般家庭仅可承受公费生中的500~800元缴费水平,当收费为800~1200元时缴费就相当困难了, 这时就出现了贫困生和特困生,有些学生通过减少生活费开支来补足学费。比较而言城市居民较易承受自费生负担。除一些特殊困难的家庭外,城市居民能够接受目前的缴费额。设自费生缴费为f[,0],f[,0]相当于国家投入的1/2~3/4,即在50%~75%之间,公费生缴费为f[,1],当收费为500~800元时,占国家投入额的12.5%~20%,当收费为800~1200元时为20%~30%。 当公费生也缴费时则T[,0]状态彻底不存在了,这时设为T[,1]状态,T[,1]存在两种收费标准:f[,0]和f[,1]。如果把f[,0]的出现认为是增加招生的结果,这一点较易解释,那么f[,1]的出现该做何解释呢?一种解释可以视为平均成本的上升,它受工资水平影响和更新设备费用影响;另一种解释是物价指数上涨的结果,这一点应由国家投资加以补足;还有一种解释是国家投资的实质性下降。唯有第一种解释是可以接受的,其它两种解释均难以接受。因为从理论上讲,国家投入额应随国民经济发展而有所提高,尤其不应受到物价因素的影响。 由上可以得出结论,学费出现首先是由于扩大招生的结果,其次是由于培养成本上升的结果,再次还受物价水平和国家投入额实质性降低影响。 当并轨时T[,1]状态被打破,则出现一个新的运行状态T[,2]。T[,2]状态时f[,0]和f[,1]归于统一为f[,2]。f[,2]应该在理论上为f[,0]和f[,1]的几何平均数,那么f[,0]〉f[,2]〉f[,1]。如果国家投入额不变仍保持I[,0]状态,而扩大招生A不断增大, 则标志着人均投入额的持续减少。此时只有当f[,2]能补足f[,1]与f[,0]之间的差额方可使不降低人均经费占有额。在并轨之前,各校的f[,0]总额并不相同,如果f[,0]过大,而f[,1]相对较小,则f[,2]的值应较大。反之,如果f[,0]值为固定的话,那么原先f[,0]基数过大者将面临收入减小的压力,而原先f[,0]基数低者则会大大增加收入。 目前并轨后学生缴费f[,2]为1200~3000元不等,多数为2000~2500元,f[,2]与V[,0]之比为30%~75%之间,集中值为50%~65%,该水平是城市居民中等以上收入者可接受水平,对农村而言,仅有少部分富裕家庭方能承受,而对其它群体则造成承受困难。 我们知道,招生规模是制约经费分配的决定性因素,为了使并轨后收费标准控制在普遍可接受的水平,最关键的措施是控制大学招生规模,从而提高国家生均投资额。我们认为目前收费标准在800~1200 元之间为理想水平,即收费额大抵在国家投资额的20%~30%之间为理想水平。如果超过该区间就不是大众接受水平,它仅是部分群体的接受水平。当然低于该水平时就倾向于福利模型。 三、对合理性的假设 我们对科学性分析限于总体平均水平上,而对合理性分析则针对个别差异对待上。如前所述,我们假设国家投资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假定年实际投资额增长率在1个百分点之内。 实际投资额指扣除物价上涨部分)。〔3〕,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 人均实际投资额呈减少趋势。那么要维持收费额在一个大众可接受的范围内,就必须限制招生规模。否则就不可避免地使平均收费额度上涨。这里提请注意的是,上述两种选择均是在统一计划价格模型内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