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言 当今西方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大都实现市场经济。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在社会各项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切生产要素及各种产品都进入统一的开放市场。市场运用竞争机制、价格杠杆调节供求关系,进而将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部门中去。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运行方式的核心是竞争,主要是劳动力竞争、财力竞争和物质产品竞争。现代西方社会竞争渗透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教育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波击。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复杂劳动力和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在其运行过程中的每一阶段,包括各种资源的投入、人才的培养和最终产品形成,无不随着外部环境和市场行情的涨落而不断作出相应的反应。可以说,高等教育与市场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西方许多国家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市场的适应性。例如,高教经费中除政府拨款外的多渠道筹集部分会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高校之间为争夺生源,以获取更多的学费收入,必然要展开激烈的生源大战;高校为获取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的捐赠与资助,必然会在学校质量、教学管理等方面展开竞争。其实,即使在政府的拨款方面,竞争又何尝不存在呢?此外,高校教师队伍、毕业生分配也会受到人才市场的影响:办学所需要的物资也要通过市场来配置等等。总的说来,高校面向市场是多方面的,如生源市场、人才劳务市场、技术市场、资金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物质产品市场等等。本文旨对西方一些国家高等教育投入与市场的关系作些初步探讨与分析,以便为确定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政策获取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二、与高教投入有关的几类市场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的投入涉及人、财、物三个方面。人力投入主要指教师与学生的投入,与之相关的是教师市场和生源市场:财即指高教经费,与之相关的是金融市场;物即指的是办学所需要的物质,与之相关的有房地产市场、物质产品市场等。 教师市场。西方发达国家,教师行业有严格的资格评审制度,必须通过政府举办的教师资格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书才能任教。例如法国国民教育部对教授和讲师均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对申请者的条件亦有明确规定:教授应获得国家博士学衔,至少从事两年以上主课教学工作;能以本身的研究项目带动科研,领导某个“培养与研究单位;的工作;能担任博士论文答辩评审委员会主席职务,指导博士研究生和其他教师的进修。讲师应当能够担任辅导课和实践课的教学,进修某项科学研究;文、理科的讲师一般应有第三阶段博士学衔;法律、政治、经济管理等学科的讲师应获得国家博士学衔;所有讲师都必须在高校任教两年以上。严格的资格评审制度促进了师资市场的激烈竞争,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改善。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教师流动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政府鼓励教师在不损害学校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自由流动。在师资市场上,决定人才流向的很重要的机制是工资待遇,而工资待遇又随人才的供求变化而涨落,优秀学者和人才将供不应求,工资待遇高的部门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大,因此,为挽留和吸引本校优秀教师及他校最优秀的教授,各校纷纷采取多种优急措施,如提高薪资,解决职称、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等。流动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人才成长提供新环境;使各种人才都找到最适合发挥自己才干的工作从而人尽其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就在于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高校人才流动,一方面带动了学术思想的交流和沟通,吐故纳新,实现师资队伍优化配置,推进了科研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教师流动,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有助于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条件的改善。 生源市场。在社会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个人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教育需求的重要杠杆,学生对于要不要上大学、上哪所大学及学习什么专业都有充分的选择权。高校的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吸引足够的学生,在校学生越多,高校获得的政府拨款收入与学费收入也就越多。例如,美国的州立院校从州政府获得的经费数额主要取决于所能吸引的学生的数量,学生越多,州政府的拨款额越多;而数目众多的私立院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费收入,因此,高校为争取更多的学生采取了种种措施,相互之间竞争十分激烈。为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在美国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高等院校,有小型学院,也有巨型大学;有教会院校;也有世俗院校;有男女分校,也有男女合校;有公立院校也有私立院校;有职业院校也有文科院校等等。高校的专业设置也是学生择校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为学生提供了千变万化的专业设置计划,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学习。生源市场的竞争促进了美国多样化高教机构的建立和灵活的课程计划的设置。 资金市场。西方发达国家因各国高教管理体制的不同,所以对高校经费的配置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配制模式: 政府控制模式。这是大多数发达国家采取的主要模式。以德国、法国和英国为代表。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分配资源的方式。具体又可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就是中央政府直接规定高教经费的定额、配置重点和方向,德国是突出代表。德国大部分高校属国立,学生上学免费,只有极少数是私立的,如教会办的神学院。所以,高校的教育经费几乎全部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各州政府主管各州的高校,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拨款建设高等学校。政府十分重视高教投入,随着经济发展,用于教育的经费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1965~1986年的22年间,社会总产值增长了4.3倍,教育总经费增长了5.6倍,高教经费增长了6.3倍,〔1〕从70年代后期至今,高校经费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目前,高校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1/4,占财政总支出的3.6%,占社会生产总值的1.2%,〔2〕德国政府通过对高校的大量投入,加强对高校的影响。 间接控制是由国家委托一种特别机构管理高教经费,例如英国的大学拨款委员会,它介于政府和高校之间,既对中央政府负责,同时又对高校负责,避免了政府对高校的过多行政干预,赋予高校一定的自主权。在英国,教育被认为是政府的事业,教育开支被视作一种投资,1963年《罗宾斯报告》的作者曾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假如一连串的核爆炸只摧毁了世界上的物质财富而保留下了受过教育的公民的话,无需多久就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但是,如果被消失的是受到教育的公民的话,那么即使建筑物和机器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要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则可能要比欧洲中世纪更长的时间。”〔3〕因此,“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把教育开支看作是一种投资。将资源用于青年人的培训可看作是与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投资一样的投资方式。仅从提高未来的生产率这一点来考虑,一个忽视教育的社会正如一个忽视物质积累的社会同样愚昧。古典经济学家——他们是教育的伟大支持者——在发明‘人力资本’一词时完全考虑了这一点。”〔4〕《罗宾斯报告》的发表揭开了战后英国高教大发展的序幕。据1964~1965年资料统计,全英42所大学和高级技术学院共有学生156,000人,经费开支和学生津贴共1.4亿英镑,平均每个学生需花900英镑。〔5〕英国政府的资助大大推动了高教事业的发展。80年代以来,随着受教育人数的增多和高教成本的不断提高,仅靠政府拨款已不足以维持高校的生存,迫切要求高校多渠道筹集资金。1981年“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在法国召开的“80年代国际高等教育会议”中提出未来世界各国将更施加压力使学生负担较多的教育成本,缴费上学已成为许多国家高教发展的共同趋势。为配合这一措施的施行,许多国家的政府都积极采取系列辅助政策,如设立奖学金,制定学生助学贷款计划及实施细则等等。1971年德国通过“联邦教育促进法”,开始时,教育资助只作为补贴。1974年,教育资助改为一部分是补贴,一部分是要偿还的贷款。1983年全部改为要偿还的贷款。1990年,改为50%是补贴,50%是要偿还的贷款,教育资助的对象除了大学生外,还有某些专科学校,各种夜校和成人中学的学生。据1990年统计,约有29万多名大学生和14万多名其他学生得到教育资助。〔6〕贷学金由银行执行,奖学金由政府、 企业或个人捐助设立,由学校执行,今后,高校将会逐步涉足资金市场,拓宽经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