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每逢大学生毕业分配季节,毕业生择业难的呼声便不绝于耳。学生着急,家长上火,不少用人单位和宏观管理部门也跟着头痛。 广州市准备成立巡警支队的消息一传出,就有大批应届大学毕业生主动报名应召入伍。结果有数百名应届大学毕业生穿上了警服。虽然当时许多新闻单位对此是一片赞声,可是,教育部门的不少同志却认为这样做是在浪费人才。 这样的现象,或类似的现象在别的地方也出现过。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那里的教育水平比较高,这也许不算个问题,就是我国,有一批大学生充实警察队伍,也不是坏事,它有利于提高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问题在于,我国的国情还不允许我们这样使用大学毕业生。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人口素质还在较低水平线上徘徊,每千人中大专毕业生所占的比例,不仅远逊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埃及等欠发达国家。 为什么国家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许多人竟然没有用武之地? 专业结构失衡导致大学生择业难 据广东省高教厅有关数据表明,广东普通高校47所,今年共有包括1400多名研究生在内的约4.6万名大学毕业生,比去年增加20%,但今年整个广东省预计将接收6万名大学毕业生,比去年增加2万多名,总量上仍呈供不应求状态。 近期,密集的大学生人才交流会在全省此起彼伏,仅在广州上规模的就有7次之多,大学毕业生人才交流已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旧轨,迈入了市场经济的新秩序。应该说随着供需见面越来越频繁,毕业生选择的余地大,择业更容易。然而这几年显示出来的情况并非如此。 这几年,过剩最多的是大专生,广州、深圳、佛山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虽然产业升级,许多企业更需要较高层次人才,不少新兴的产业也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佛山安安化妆品厂的一位负责人说,他们需要一批学化工的大专以上的人才,两年都没招满。新兴县一位负责人说,他们需要招一些制药专业的人才,但找了几天,一个大专生都没有。 据了解,广东化工工业近年长足发展,石油化工、乙烯工程、还有如日中天的日用化工,如像广州宝洁公司这样的大公司,到各大学踏破门槛,也招不满人。什么原因呢?因为广东各大学所设这个专业太少。而据华南理工大学有关人士说,招生时,华工凡带“化”字的专业,因为令人联想到“有毒物”,将来没有发展前途,都是大冷门,录取分数一降再降,也招不满人。 据了解,去年在广东,除现有20余家专科学校加上部、省属高校专科班,大专人数为7.1万,大于本科的6.7万人,本来这一比例是合适的,然而在这些大专班中,因那些热门专业过多,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人才的滞销。 广东高教厅毕业生分配处叶梓效处长说,大学生毕业分配形势越来越严峻,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社会不需要大学生,而是因为毕业生的专业结构的矛盾比前几年更加突出:许多热门专业学生分不出去,许多单位又招不到急需的专业人员。 可怕的趋同选择 前些年,相当多的高考学生和考生家长相信,在未来几年内,中国最需要、社会上最吃香的专业,非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财会、法律、公关文秘等专业莫属。于是,不少考生在家长的支持下,宁可降格以求,或者自己多花一笔钱,也要读上热门专业。 在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记者见到来自广东韶关市的一位名叫李汝锋的学生,5年前,他本来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可是,因为他的家长和他自己本人都不愿意当教师,于是,他宁可放弃较高的奖学金,而诈病再考,并每年付出三、四千元额外学费的高昂代价,在华南理工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谁知,四年寒窗苦读下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发生了逆转,原来许多考生和家长唯恐躲避不及的师范专业,成了炙手可热的热门专业,而昔日热门的计算机专业反倒成了昨日黄花。 一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在一个供求本来相对平衡的市场上,供需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在同一时间内的一次趋同选择,便足以制造一场灾难。当然,如果只有考生们几年前的趋同选择,造成的直接后果,也许只是某一专业录取分数线的变化,而恰恰是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等院校,他们对考生意愿的简单迎合,以及对未来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盲目乐观,则直接加剧了今天这种结构性失衡。 一位用人单位的人事部经理对记者说,在广东众多的山区及中小城镇,医院、学校、林区都急需一批专科以上的人才,广东产业发展急需的,也多是医药、能源、交通、石化、林业、师范等。而目前人才市场供方所能提供的,大多数却是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财会类等前几年的热门专业。供需双方如此南辕北辙,不出现结构性失衡才是怪事。 目前高校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学科设置若不建立在对市场广泛调查和准确预测的基础上,不根据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而调整的话,就不可能适应市场的需求,造成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使人才大量浪费。当然也更需要政府的宏观部门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来指导高校的专业设置。 当然,造成大学生人才浪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宁可改行也要留在大城市”问题上的另一种“趋同选择”。 以广州市数百名大学生当巡警一事为例,尽管当时舆论一片赞声,后来记者却在另外的场合,听到了一种全然不同的解释:有相当数量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愿意放弃四年寒窗所学的专业去当巡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样可以解决广州市户口,可以留在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