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才方面的供求关系产生了急剧的变化。过去由国家统一计划、统一培养、统一分配的计划经济机制将很快让位于由人才市场来决定人才需求的市场机制,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及就业方向的多元化将成为高等院校改革教育计划和教学管理体制的主要依据。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高等院校必须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管理体制,以培养出多样化的合格人才。于是,学分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得以运用。拙文就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下的校园文化若干问题作些思考。 一、学分制带来校园文化新特点 目前,学分制正在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的目标管理体制,这是对我国几十年来学年制一统天下局面的超越。学分制的优势在于: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课程、时间和学习进度,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体现出大面积的因材施教,有利于造就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有鉴于此,学分制必然给校园文化带来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具体表现在: 1.学分制,使原先的一个教学班一张课表变为每个学生一张课表,学生是以课程为纽带,形成多变的听课群。他们的自由度增大,约束力减弱,班级成员的流动性增强,易造成思想教育和集体活动的困难。学分制鼓励学生早成才、成好才,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学生重业务轻政治,重理论轻实践,不愿做社会工作,政治意识淡化等弊病。凡此种种,就使学分制条件下的校园文化较之以往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2.学分制打破了学年制条件下专业过于狭窄的界限,使不同专业、系科、年级之间的学生交往活动更为频繁,形成跨专业、文理渗透,复合型等通才化教育的趋势。这意味着学分制的实施,使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有了更深层次的推进,它不仅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影响着广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更使学生通过选择课程、选择时间、选择教师逐渐学会了选择人生、选择职业,驾驭自己。 3.实行学分制后,大学生面临着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设计与发展自我教育的问题。由于他们涉世不深,阅历浅,自主能力普遍较弱,在竞争气氛中可能会因为来自各方的压力而产生困扰和焦虑。因此,校园文化需要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调整情绪、找正位置、促进其身心素质良好发展的又一重任。 4.学分制条件下,广大学生在时间的安排选择上有较多自由的余地,使更多的学生有可能参加社会实践和勤工俭学活动。对此,围绕着如何开辟多种渠道,为广大学生创设社会实践和勤工俭学的条件,满足其需要的问题,又给校园文化拓展了舞台。 二、学分制拓宽了校园文化的内涵结构 任何一种文化,都由文化要素所构成,文化要素按照一定方式进行组合,形成文化结构。学分制的实施,使高校校园文化在内涵与内在的结构上,向更广泛、更深的层次推进,具体反映在下述四个层面变化上。 1.表层 校园文化的表层是物质文化,又称载体文化,这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学分制的实行,使原有的班级观念淡化,形成了以课程为主的听课群,与此同时,校园物质文化的一部分重心也由院、系、年级、班级移向学生生活区域。所以,加强对学生生活区的建设,及时添置文化娱乐活动的硬件设施及有关学习资料设备,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使其早日成才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譬如:上海大学在实施学分制改革后,着力于加强学生生活区域内的物质文化建设,先后在学生生活区开辟大型布告窗,增设活动室,添置卡拉OK音响、放像机、电话机等,为学生的娱乐生活创造条件。同时,为了方便学生业余学习,生活区还开辟了机房,这一系列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措施,使“社区”与“家”这两个概念在广大学生心目中紧紧地联在一起。 2.方式文化 主要是指校园主体活动方式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包括师生员工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等。随着学分制的深入实施,学生把学习与个人前途、人才市场的需求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建设。同时,学分制与其配套的收费入学、高额奖学金、学分绩点等一系列改革,使竞争机制在高校中逐步发展和完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行学分制能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整到中等强度,从而能最大效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制度文化 它包括各种教学、科研、生产生活模式、管理规范等,是一切文化活动的准则,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分制的实施不仅需要构建良好的教学模式和内涵,而且还必须有配套的管理制度作保证,具体涉及如下方面: (1)导师制。为了避免学生选课中出现避重就轻、舍难求易的倾向,在学分制条件下必须建立导师制,以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人格素养。 (2)相匹配的学籍管理制度。学分制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前或推迟毕业,使毕业生分流而出,这就需要学校内部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严格把好重修、免修、免听、转系和退学等各个大关。 (3)学生管理制度。学分制实施后,学生修课的自由度加大,尤其是随着班级、年级观念的淡化,不同专业、系科、年级学生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所以,必须在校学工部、辅导员、兼职教师的统一部署下,形成一种新型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