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饭碗: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 新年伊始,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已进入紧锣密鼓阶段。据悉,今年将有86.6万名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加上90年代初委培、自费等多种形式的学生,今年的全国大中专毕业生达150多万。 1996年1月6日,北京首都体育馆。由国家人事部主办的第二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拉开了序幕。大学生们一张张急切而自信的面孔,用人单位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摊位,以及双方开诚布公的交谈,使整个会场充满了生机,气氛的热烈足以使人忘却场外的严寒。 两天的会议期间,进场的单位有3000多家,毕业生达数万人。有很多学生是从哈尔滨、成都、武汉等地坐飞机乘火车赶来的。在会场上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意向的有近3万人次,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合同协议。 3万人,仅仅是马上面临就业问题的莘莘学子们中很少的一部分,而其中很多人则受到了社会不冷不热的拒绝。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成了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热点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三个渠道: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人才市场。然而,自1993年10月国家全面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政府机关进人一律实行公开招聘,面向全社会招贤纳才,这就把高校毕业生靠分配直接进机关工作的大门给关上了。1994年以来,国家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机构改革,明确指出了要保证完成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精简10%的任务,又使国家公务员的位置少了许多。 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情况看,一方面,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企业目前拥有可以自主设置专业技术职务和待遇、自主招聘职员、自主决定机构的设立和人员编制等自主权,使其可以不再按照以前的国家指令性计划进人,而是根据自身需要招收毕业生。企业单位全面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进人都是慎而又慎。这样,高校毕业生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作的路比往年要窄一些。 从就业市场情况看,尽管近两年来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到市场寻找就业机会,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同于其它类型的劳动力市场,他们绝大多数是初次就业,虽然文化水平比较高,但是他们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寻找就业岗位具有相当的盲目性。其就业人数、寻求就业的时间又相对集中,每年几十万毕业生。均要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业。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竞争激烈的局面是非常自然的。 当然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了阻碍公平竞争的“三大差别”。 首先是专业差别。专业“冷”、“热”不均的差别可以说是阻碍学子们走向市场的最大障碍。文理科中的基础理论专业、长线专业如数学、物理、哲学、历史等专业的学生仍是“嫁不出去的姑娘”。根据新开通的《全国大中专毕业生供需查询系统》资料统计,目前最为紧缺的是机械类人才。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北京地区和在京的企业单位共需机械类人才3051人。其次比较缺的是建筑工程类、计算机类、医药卫生类人才。在去年的分配中,北京农学院甚至出现了“零需求”专业。该院学生处的郭处长不无忧虑地说:“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技术人员不是过剩,而是极其缺乏。而且国家又一再强调要重视农业,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而智力投入应当说是最重要的投入之一。可是,国家培养的农业专业人才却没地方要,长此以往,我们国家的农业还怎么发展?” 第二是男女差别。男女的性别差异也使一些女大学生不能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很多单位都在招聘栏上写明“只要男性”,大部分单位都不愿要女生,女生的择业范围被限定在文秘、教师等几个有限的职业上。中央财政金融干部管理学院一位负责招聘的同志说:“别的单位只要男生,很多女生只好来我们这样的单位求职,到我这里递简历的80%都是女生。”另外不得不让人注意的是,很多院校女教师已经太多,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弄得他们也不再愿意要女生了,使女大学生们失去了原本也是迫不得已的机会。 第三是生源差别。由于户籍、住房问题的限制,北京地区的很多单位只能要北京籍的学生,毕业生查询系统中对北京生源的需求量是4561人,约占总需求量的五分之一。这个比例为北京籍学生提供了宽阔的选择空间。 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北京市高教局每年下达给高校的“留京指标”约占当年毕业生总数10%左右。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以及许多省会城市也出台了类似的措施。此外,几乎每一个省(市、区),都制定了限制本省(区、市)不同地区生源毕业生流向的措施。 限制生源流向的措施还包含另一个重要内容——边远省区倾斜政策,即内蒙古、黑龙江、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10个省区受到特殊照顾:来自这些省区的毕业生,若所学专业为本省区所需的,原则上安排回去就业。 国家教委有关人士认为,对于沿海和偏远地区的学生,对于大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在分配甚至招生等其他环节确实存在某种不平等的现象。但这种情况并不是主流,毕业生择业的天地较之以前无疑是愈来愈宽广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大学生,不能眼睛只盯住几个大城市。应当有志气到那些目前尚欠发达的地区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