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在阐述多媒体电化教育具有媒体的集成性、信息的多样性、操作的交互性、资源的共享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从基础工程建设和直接服务于教学的工程建设这两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多媒体电化教育的三大发展趋势,即网络化趋势、智能化趋势和综合化趋势。 多媒体电化教育是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完善结合,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标志着电化教育进入了多媒体技术发展阶段,将成为我国高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成为高校建设“211工程”,跨入新世纪,争创第一流的重要基础工程。 一、多媒体电化教育的基本特点 多媒体电化教育突破了计算机与各种电教设备的行业界限,融电脑、电视、录像、录音、播放等于一体,根据教学需要,随意处理文字、数据、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信息,形成智能化的多媒体终端——为教学提供高效、交互、实时的操作环境和良好的服务。多媒体电化教育系统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1.媒体的集成性。是指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将各种媒体的信息,进行集中控制,统一管理功能。 电化教育使用众多的教育媒体,如幻灯片、投影片、实物模型、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教学过程中必须由教师通过对各种设备的独立操作进行教学演示。设备多、媒体杂、操作麻烦、故障频发,既无法将各种媒体有机结合,又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多媒体电化教育系统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数字信号处理,视音频信号高效实时的压缩及大容量信息的存储能力,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各种媒体的教学信息,全部集中到计算机中,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处理。这样,计算机成了多媒体电化教育系统的心脏,它能通过对视音频设备的控制实现以往幻灯、投影、实物投影、播放等全部教学功能;光盘作为大容量多媒体信息的载体,可将分散在各种媒体上的教学信息集中在一起,统一调用。媒体的集成性,是信息系统层次的一次飞跃。 2.信息的多维性。是指多媒体电化教育系统具有处理信息的范围空间扩展和放大的能力。它不是对信号的简单记录与重复,而能通过对各种媒体信息的变换、加工,制作二维、三维动画,在时空四维空间中,自由展现各种动态图像,甚至通过时域的放大,揭示高速运动物体的真实面貌。这样,大大丰富了信息的表现能力,增强动态效果。教学中,学生可以透视各种复杂的结构(包括宇宙和人体),揭示宏观和微观的奥秘,也可从栩栩如生的实景中,领略身临其境的感受。 3.操作的交互性。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突破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论,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往电化教育虽然引入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从属、消极的地位,没有交互功能,无法主动参与。 多媒体电化教育系统,使操作者获得了对信息的完全控制权,利用人机之间的交互功能,灵活调用声、像、文并茂的教学信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增强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4.资源的共享性。人类的教育资源极其丰富,但它分散在各部门、各地区。多媒体电化教育系统可以依靠高速通信网络,在自己的多媒体终端上,随意调用全校、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全世界的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 5.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电化教学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的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突破了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但在教学形式上未曾根本突破。多媒体电化教育系统网络化以后,完全不受地点场合、距离远近、学习形式的限制,既适合于一般的课堂教学,也适合于专用教室中人机对话的个别教学,即使在家中,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终端,查阅各地图书馆的书籍、资料,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畅游。 二、多媒体电化教育的现状 多媒体电化教育,已经列入了高等院校的议事日程。近年来,许多高校已先后建立机构,竞相起步。虽然做法各异,但现状相似,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基础性工程: 1.铺设高速通信光缆,建立校内计算机网络,为今后与局域网、全国网连网作准备,也为多媒体电化教育系统网络创造条件。 2.建立高速、综合的信息加工处理系统。 3.根据校内总体布局,筹建多媒体服务试点,并准备陆续配置多媒体终端。 4.组织力量,设计、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并筹建计算机网络的综合数据库。 5.培训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电化教育的专业人员。 二是直接服务教学的工程: 1.建立多媒体CAI系统 多媒体CAI系统(或称多媒体实验室)是在原CAI系统的基础上,增配声霸卡、视霸卡、CD—ROM和相关的外部设备及相应的高层软件。由于该系统可利用激光视盘和大容量硬盘支持图像和声音的存储与再现,因此克服了原CAI系统无声、存储量小、传输速度慢,只局限处理文字、数字、图形,交互式对话手段简单等缺点,使学生通过该系统的操作环境,实现文字、数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的交互传递,获得声、像、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多媒体CAI系统,是CAI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CAI系统实现网络化、智能化、综合化的基础。 2.建立多媒体语言学习系统 语言学习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专用设备,由于它在语言学习、语言训练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但以往的语言学习系统重声轻像,不能充分发挥大脑的综合功能;引入计算机后,虽然增强了控制功能,有了视听环境,但仍然没有突破教学信息单向被动传输的模式。特别是语言学习系统离不开录音机,“教师录音机”使用频繁,机芯极易磨损,致使故障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