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5月20日至24日,来自中国22所高校的70多位专家汇聚杭州大学,对全国高校3597名教师上报国家教委申请立项的515个“高等文科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进行评审,首批33个大项目129个子项目基本确定为国家教委立项项目、涉及中文、历史、哲学、新闻、政治、社会六大学科。至此,中国高等文科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已拉开帷幕。 一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是国家教委在世纪之交组织和正式启动的重大教育改革和研究项目,而文科教育改革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8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始终处在不断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之中。进入90年代以后,一系列因素又使文科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深化改革的任务更加迫在眉睫。对此,教育界专家认为,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强烈需求,要求中国文科教育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当前经济、管理、法律等应用学科发展迅速,但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教学质量令人担忧;文、史、哲等传统基础学科尚未走出困境;文科教育的地位作用未引起足够重视,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有所下降,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因此,必须迅速改变过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忽视人才全面素质培养的现象;改变过去文科专业过于狭窄,不能适应多种岗位需要的状况;改变过去文科课程内容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实际的状况;改变过去在一些校、系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规范化课程体系要求,按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设置课程的状况;改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程度不甚紧密,整个文科教学内容和方法现代化程度不高的状况。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文科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通过走内涵发展之路,扩大文科教育的功能,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打好基础。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教委决定在本世纪末完成高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要求文科教育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改革中国高等文科教育的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全面提高文科教育质量,使培养的人才适应21世纪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 “计划”要求在培养目标上全面规范人才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体现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提高素质的改革方向,区别社会对理论人才、教学科研人才、应用人才的不同需要以及各类高等学校的不同特点,避免培养目标的单一化。还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针对当前专业口径太窄、综合功能差的状况,“计划”提出调整本科专业结构,建立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的专业体系。国家教委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在拓宽专业基础、淡化专业界限、增强人才对社会的适应性方面进行探索,鼓励学科之间、专业之间合理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据悉目前全国的500多个本科专业点,也将逐步加以合并和调整。 在课程体系改革上,要求既注意对专业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又注意加强有利于提高人才基本素质的各类基础性、通用性和公共选修课的建设,努力从整体上优化课程结构,并辅以课外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内容的改革,特别是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文科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计划”要求在理论课程改革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框架,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和反映中国十余年来理论工作的积极成果,充分关注当代中国与世界的重大发展变化,对待国外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既吸收其合理成分,又要批判其庸俗的和错误的思想内容;既要注意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最新进展,又要重视发展中国家的理论成果,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科理论教学体系,并十分注意在教学内容上反映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大力改进经济、管理、法律及其他学科的应用课程教学内容,力争在本世纪末形成基本适应社会需要的文科应用课程体系的内容框架,是文科教学改革计划的主攻方向之一。国家教委要求广大教师参与这一研究过程,同时集中优势力量重点建设若干系列课程,认真吸收当代科学成果,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加大改革力度,并通过改革更新教师的知识,同时处理好应用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应用学科的指导地位。 三 “计划”要求在开展中国高等文科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研究和关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发展趋势;注意当代自然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及其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渗透和影响;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吸收现代科学成果,促进文理渗透,加强学生的自然科学和数学基础,提高其外语、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改变文科学生的专业结构。同时系统地建设一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课程,不仅面向文科学生,也面向广大非文科学生,扩展文科的教育对象和功能,实现专业知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