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定义 科学地界定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概念,就是要深刻地揭示后勤社会化的本质属性。一般认为,“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学、心理学的范畴,中外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对“社会化”有多种定义。我们认为对于不同的主体其社会化的含义是不同的。基于这种认识,主体社会的内在本质在于与社会的融合。高校后勤社会化,强调学校的后勤服务应由社会共同承担,学校与社会互相服务,互补短缺,以及生产过程的专业分工与协作,承认高校后勤服务的劳动成果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后勤服务部门应向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的方向发展,从而逐步减少国家对学校的福利性投资。 有鉴于此,我们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定义为:所谓高校后勤社会化,是依据社会第三产业实体条件,规范高校后勤主体资格、行为,享有社会第三产业的权利、义务,依法承担主体行为的法律后果,以及明晰主体、规范主体行为,最终由社会共同承担高校后勤保障,使高校后勤保障成为完全开放的统一市场组成部分的过程。在这个定义中,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商品属性,蕴含于主体的法律人格之中。此外,社会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就主体的社会化而言,高校后勤工作由社会共同承担,完全并入统一市场是其终极点。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应遵循的规律和原则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应遵循的规律 1.教育规律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制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的社会化必然要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受到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制约。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是出精神产品的地方。后勤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应主动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实施自己的工作。这就是高校后勤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的“三服务,两育人”的服务宗旨。从这一点来讲,高校后勤的社会化应以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的,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在社会化过程中既要注意经济效益,更要注意社会效益,这区别于一般经济活动对经济效益追逐的特点。 2.价值规律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诱导。与高校的其它教学、科研管理部门不同的是,高校后勤部门及其职能具有双重的属性。一方面,后勤具有管理服务育人的功能;另一方面有其经济职能。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问题上,教育规律和价值规律构成相互对立、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相互转换的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对于高校后勤来说,违背高等教育规律,孤立地、片面地强调价值规律,其最终结果是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障碍,从而使价值规律这一纯经济概念,失去为高等教育这一特殊领域开展第三产业服务的对象和前提;反之,在开展对高校的第三产业服务时,违背价值规律,就无从谈高校后勤的社会化,反而使高校最终失去服务者。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高等教育受到资源配置、人才需求的双重约束,决定了高校后勤社会化问题上,教育规律和价值规律的对立统一性。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应遵循的原则 1.与高等教育改革,本学校改革相一致的原则。高校后勤的社会化并不是终极目的,不是为社会化而社会化。正如教育体制改革本身不是目的一样,最终是为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二者应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2.坚持三服务两育人宗旨的原则。“三服务,两育人”作为我国高校后勤多年来奉行的宗旨,全面地表述了高等学校作为一个特定主体对后勤物质保障的需求,这种需求是供给方存在的依据。偏离了这种需求,供给方便不能生存于这一领域,自然也就丧失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本来意义。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运行中那些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对高校后勤起着强烈的约束作用。如前所述,诸如价值规律对商品二重性的内在要求,对商品价值量的计算,对商品交换条件的规范,都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中应遵循的。 4.坚持依法开展经营活动的原则。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过程中,经营活动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后勤开展广泛的经营活动,是高校后勤迈向彻底社会化的催化剂,它对于高校后勤积蓄经济实力,平稳地与市场对接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以依法规范主体资格和主体行为,决定了高校后勤能否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所容纳。目前,高校后勤的改革过程在依法经营的问题上,尚存在大量的问题:譬如,后勤处独立法律人格的有无;对外经营时的法律地位;责任主体、经营权产生的依据,规责原则等。尽管我国现有的民事、经济法律已有规定,但基于高校后勤现存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其复杂性,在短期内依法规范仍要做出十分艰苦的努力。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绝不会迁就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迟缓,只有高校后勤积极主动地依法规范自我,以谋求高校后勤的生存与长远发展。 5.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分类指导、逐步过渡的原则。我们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探求社会化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模式上,发达国家有一套相对成功的经验,但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并且由封闭式的后勤向社会化过渡,加之国家的各行各业均处在改革的过程中,影响和制约后勤社会化的因素复杂多样,各高校后勤的现状千姿百态,并无现成统一模式和经验可以仿效。因此,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定义中特别强调,社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6.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高校后勤工作的社会化,简单说,就是高校后勤与市场经济相对接,或是对市场经济的融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必然会影响后勤社会化的全过程,其中自有良莠之别。我们否认人才属于商品的范畴,如果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则势必与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对于高校这个特殊领域来说,我们有理由认为,后勤社会化的社会效益是目的,提高经济效益只是手段,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