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品德的形成和修养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认识国情、认识自我,而且能够增加在学生的感性知识,使他们明确成才之路。正因为如此,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当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以使其发挥应有的功效。 社会实践,作为整个人类认识活动的基础和动力,对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品德的形成和修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意义,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地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社会实践对品德形成、修养的决定作用 所谓社会实践,就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按照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的解释,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的认识主要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同时,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的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也都是社会实践的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的认识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实践及其与人的认识的关系是如此,那么,对于社会实践同作为意识范畴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关系,我们是否也可以坚持实践论的基本观点进行探讨呢? 思想道德的教育、评价、修养、践履等,在伦理学上称为道德实践。所谓道德实践,就是人类有目的进行的、用是非善恶等道德观念和准则评价的一切实际的行为活动。它涵盖了人类几乎所有的行为领域,渗透于人类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从整个社会道德来看,道德实践是道德意识产生的基础,是道德规范实现和道德发展的直接推动因素,也是衡量社会道德状况的标准。从单个人的品德来看,道德实践的作用表现在,它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和源泉,是品德修养、提高的动力,是品德评价和选择的最终依据。在这里,道德、品德不同于其他人类意识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实践精神,它根植和来源于实践,又有向实践转化的趋向。个体的道德实践汇集成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不仅是社会的道德实践活动,而且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社会实践与道德实践尽管有所不同,但在性质和方向上是完全一致的。它们既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贯连、相互促动、共同发展的关系。社会实践在外延上包含着道德实践,道德实践是整个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实践需要道德及道德实践,道德及道德实践归根结底双来源于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实践、政治生活和科学文化实践紧密相联。道德实践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焕发劳动者的热情,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实践的进步,反过来,道德及道德实践的发展进步又依赖于整个社会实践。道德本身就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实践精神,只有社会实践的全面进步,才能最终促进社会及个体道德水准的提高和道德实践的自觉。 道德、道德实践与社会实践的关系说明,人们的品德、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整个教育、形成、选择、修养过程,都离不开实践。而这种实践不仅仅是个体的道德修养、践履活动,而应当最终成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对品德的形成、修养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是品德形成、修养、完善的根本途径,这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1〕人们的认识就是通过社会实践,“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2〕。思想品德教育和修养的知行统一观不也应该是这样吗?作为社会意识范畴的思想品德,也只有通过实践、认识、实践这样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发展、完善。正确的品德意识、良好的品德行为、高尚的品德境界,不可能脱离社会实践,恰恰相反,只有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并通过直接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不断地加强修养。 从这种实践论的观点出发,充分肯定社会实践对品德形成、修养的决定作用,可以说是对已往品德修养理论的重大突破。中外伦理史上,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各种道德修养理论归根到底都是脱离社会实践、违背实践论观点的。中国古代以儒家为主的伦理思想家,曾提出过许多道德修养方法,诸如“内省”、“自讼”、“正心”、“养身”等等,可以说都是唯心的、脱离实践的。有的也曾注重“行”,提倡“践履”、“慎独”等。如荀子说:“行之明也”,“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3〕。还有人主张道德修养要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事上磨炼”,等等。这些修养观虽然包含着道德实践的合理成分,但这里的“行”、“事”,都未超出个人的生活范围,仅指个体的言语、礼貌和行为,因而都是脱离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的,这就完全造成了个体道德与社会实践的本末倒置和对立。总之,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各种道德学说,不论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由于他们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主义的,由于他们都忽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的作用,因而不能正确说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最终未能找到品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