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在高校施行以后,如何组织指导大学生过好“双休日”,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课题。最近我们就大学生“双休日”的有关问题在我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全校发放“大学生双休日问卷调查”200份,回收170份,回收率为85%。其中有效问卷164份,占回收问卷的96%。 一、基本情况 从回收的164份有效问卷中,可以看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符合农科大学学生的基本结构特点。1.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男生占80%,女生为20%;2.调查对象的专业构成,文科为11%,理科为41%,工科为1%,农林科39%;3.从生源看,来自农村占64%,来自小城镇占20%,来自大中城市占16%;4.从调查对象年级分布看,一、二、三、四年级分别为38%、15%、15%、15%,此外研究生占17%。 二、整体估计 1.活动内容丰富,层次高,但结构不合理。 表一 大学生“双休日”活动内容(样本:164,单位:%) 休闲 知识 温习 社会 处理生活 打发 生火 其它 活动 扩充 功课 实践事务时光 做饭 54.3 31.7 28.7 11 38.4 5.5 5.5 1.8 我们将问卷中第6题,在“双休日”里,你主要从事什么活动(可选两项)的回答结果列成表格(见表一),其中休闲活动指文体活动、看电影、郊游等;知识扩充指听讲座、上选修课、参加技能训练班等;温习功课指上教室或图书馆自习等;社会实践活动指家教、打临工、参观等;处理生活事务指会朋友、写信、洗衣、购物等;打发时光指侃大山、睡大觉、玩扑克;逛马路等。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双休日”活动丰富多彩,大学生在双休日既有追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学术活动(如听讲座)、能力培养活动(如参加技能培训班等)、文艺活动(看电影、跳舞等),又有满足精神和生理需求的恢复性的消遣活动(如下棋、打牌、交朋友等),也有无所事事的打发时光。大学生在双休日活动尽管丰富多样,但其活动内容有健康庸俗之分,其水平有高低之别,表一中,知识扩充、温习功课、社会实践这三项活动主要是在业余时间追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我们将这类活动归类为高层次活动,休闲活动和处理生活事务是满足精神和生理需求的活动,归类为中等层次的活动,打发时光归类为低层次的活动,那么“双休日”有70.7%的大学生进行高层次活动,有92.7%的学生从事中等层次的活动,只有5.5 %的学生进行低层次的活动。这表明,大学生活动内容丰富层次高,因为面临着世纪之交,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越来越高,使许多大学生珍惜光阴,只争朝昔,自我完善和发展成为大多数大学生的追求也是必然。 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双休日”活动的内容结构不甚合理,尤其表现在高层次活动及休闲活动中。如在高层次的活动中,选择知识扩充的占31.7%,温习功课占28.7%,社会实践仅占11%,前两项之和为60.4%。这表明大学生业余发展中也存在着重课本,轻实践的弊病。 表二、大学生最喜欢的休闲活动类型表(样本:164,单位:%) 文娱活动 体育活动 郊游 看电影 看录相 上舞厅 其它 12.8 13.417.3 20.130.5 2.83.1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休闲类型的选择上,以看电影、看录相等“受传型”消遣为主,而选择发展个性、展示兴趣的活动类型的大学生比例偏小,这表明农业大学大学生主体素质及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2.对学校所提供开展“双休日”活动条件、活动安排不满意 在你对学校提供开展“双休日”活动的条件的评价上,57.9%的学生不满意,认为开展活动的场所太少,条件差,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31.3%的学生认为有些方面条件可以,有些方面条件欠缺,两者之和占89%,只有2.4%的学生认为很满意。 在对学校为“双休日”活动安排方面的评价上,44.5%的学生不满意,认为学校未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引导学生利用“双休日”,39%的学生认为学校做了一些工作,但还不尽人意,两者之和为83.5%,只有4.9%的学生选择了“很满意,学校动脑筋,想办法,开展了一些适合各类学生需要的活动”。 学生以开展“双休日”活动中最不尽人意的地方依次排序(见表三)。 表三大学生对“双休日”中最不尽人意十个选项排序(样本:164) 排序内容 比例 ①计算机房、图书资料和教室未全天候开放 39.6% ②文化场所不足 34.8% ③校园文化死板 26.8% ④体育设施少25% ⑤学校重视不够 18.2% ⑥社团活动面窄 12.8% ⑦科技讲座贫乏 11.6% ⑧选修课程单调 10.4% ⑨活动场所收费太高 7.9% ⑩其它 6.1% 三、差异性分析 就大学生个体而言,由于个体兴趣、性别、年级及经历的不同,他们对“双休日”的认识,在“双休日”里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也存在着差异性,这里,我们着重比较男生与女生,新生、老生、毕业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和来自农村及小城镇的学生在“双休日”中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两个方面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