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才是现代化事业成败的关键 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人才问题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邓小平文选》中,对于人才问题有大量的系统的论述,其中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有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有切中时弊的提醒告诫,也有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邓小平的人才思想,为新时期党和国家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始终是站在现代化事业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人才的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他认为,能不能发现和使用人才,能不能发挥人才资源的优势,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能不能实现、改革能不能成功、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的关键。他在策划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方案时一再强调:“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08页)“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2页) 邓小平同志的一个伟大历史功绩,就是彻底打碎了长期禁锢知识分子的精神枷锁,即对知识分子的错误估计和错误政策,把“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作为新时期知识分子政策的出发点,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为新时期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倡导并促成了尊师重教、珍视人才的时代新风,为大批人才的涌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今天,我国正在实施的关于知识分子的许多重大方针、政策和措施,都铭刻着“邓小平”的印记。 在推动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上,邓小平同志以“少说空话,多办实事”的务实精神,切切实实地为知识分子排忧解难。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领导就是服务”,“当好后勤部长”。他了解实际,体贴下情,对于困扰知识分子、影响人才积极性发挥的诸多实际问题,都直接过问,力促解决。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决策者,如此深入具体地关心和解决知识分子的实际问题,确实是令人感动的。 大学是人才云集的地方,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在大学中,认真理解和落实邓小平的人才思想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一流大学首先要有一流的师资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教师是大学中第一生产力,是决定教育和科研水平的关键因素。世界著名大学都十分重视师资建设,拥有强大的教师阵容。当今在世界著名大学中任教,一般都要具有博士学位,欧美的一流大学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5%以上。这些大学在录用教师时,广纳天下英才,不搞近亲繁殖,并进行严格的教师资格考试。他们注意保持教师队伍的合理职称结构和梯次配备,教师拥有高级职称者占大多数。在提高教师群体学术水平的基础上,尤其注重优秀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千方百计地吸纳一批国际知名学者和科学文化大师。在教师管理上,也形成了一套各具特色的有效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行为控制机制和更新流动机制,优胜劣汰,非升即走,能进能出,决不让冗员膨胀,庸才沉积。 北京大学在近百年的历史上之所以久负盛名,根本原因在于聚集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者和名家大师来校执教,“名师出高徒”,培养造就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人才。在百年历史上,北大有过几段人才荟萃、群星灿烂的辉煌时期。 1916年底,著名民主主义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锐意革故鼎新,倡导兼容并包、学术自由,大刀阔斧地刷新教师队伍,大胆聘请了一批有真才实学和创新思想的学者来校任教,如聘请有变革思想的陈独秀先生任文科学长,聘请第一个在中国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夏元瑮先生任理科学长,聘请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先生任图书馆主任兼史学、经济学教授,聘请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讲授《中国小说史略》,等等。到1918年,全校200多名教师中有教授90人,教授的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教师队伍的更新给北大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学术自由、思想争辩之风颇盛,使北大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中国最早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进而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发源地,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北京大学百年历史上引以自豪的光辉一页。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的高潮,1952年,中央决定对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在原有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的基础上,又从全国四面八方,从清华大学、原燕京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学府吸纳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如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先生,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张岱年先生,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叶企荪先生等等,再次出现了群贤毕至、人才济济的局面。尽管从50年代后期以后频繁的政治运动和“左”的指导思想严重干扰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使人才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总的说来,仍然实现了国家赋予北大的“成为中国科学文化的标志”的任务,为新中国造就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顺应世界科技革命的大趋势,高等学校正在经历一场就广度、深度和重要意义来说决不亚于1952年院系调整的联合办学、系科调整的深刻变革。北京大学已经确定了到下世纪初叶建成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的总目标和跨世纪的改革发展战略,在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优势的同时,大力推进跨世纪人才工程。90年代以来,已吸引了450多名博士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其中90名是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招聘回国的。有200多名中青年教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副教授,推举出上百名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并选拔了130多名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学校计划到2000年,使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数达到上千名,培养和引进200名年轻学术带头人,选拔200名优秀中青年管理人才,并拥有数十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新一代学术权威。可以预料,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新的群星灿烂的局面将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