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师院校的性质与历史回顾 高师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职业教育,其职业性的集中表现在于它的“师范性”。国家设立高师这一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中等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 但是,从50年代起直到现在,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关于高师的性质、办学方向,教育界一直存有争议,争议的焦点是:高师院校在办学方向上,到底是坚持“师范性”,“面向中学,为中等教育服务”呢?还是突出“学术性”,“向综合大学看齐”?在长达30多年的争论中,高师院校的办学方向一直摇摆不定,结果破坏了办学的延续性和持续性。对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师院校的性质不能变,高师办学的方向必须围绕“师范性”。 从师范教育的起源来看,并非有了学校就有了师范教育,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大力普及普通教育时,应普通教育对师资的需要而产生的。师范教育首先产生于近代的欧洲。当时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手工作坊”式的学校教育已不适应生产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于是,师范教育就应运而生。资产阶级利用师范教育这个武器,通过严格专门训练培养师资的办法,达到了扩大普通教育的目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即是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师范学校。 我国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朝末年。最早的学校是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用于培养中、上两院教师的南洋公学师范院。1902年京师大学堂遵照《钦定学堂章程》附设师范馆培养中等学校师资,这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师范教育分优、初两级,优级师范学堂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初级师范学堂培养小学教师。自此,各省相继设立师范学堂“,意在使全国中小学堂各有师资”。〔1〕 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师范院校特别是高师院校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为了向中等教育提供合格师资而设的。建国以来,尽管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经历坎坷,但党和政府关于师范教育性质、目的、任务的方针政策始终未变,这对各师范院校尤其是高师院校围绕“师范性”办学无疑起了指导作用。1961年10月,在全国师范教育会议上,教育部做出的决定指出:“中等师范的任务是培养小学教师,师范专科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初中教师,师范院校本科的任务是培养高中教师”。1983年7月,当时任教育部长的何东昌同志在全国普通教育工作会议的报告中又指出:“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战线的基本建设。各级师范院校一定要面向中小学,为中小学服务,在招生分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逐步加以改革,以适应今后中小学教育多种形式办学的需要”。 在面临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师院校如何办的形势下,1985年5月27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再次明确指出:“师范院校要坚持为初等和中等教育服务的思想,毕业生都要分配到学校任教”。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则更明确规定:“师范教育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母机,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加投入,大力办好师范教育”。 上述一切表明,高师院校的性质与任务决定了它的办学方向必须围绕“师范性”,突出“师范性”。无论面临什么新的形势,无论设计什么新的教改方案,高师院校“面向基础教育”,“培养各级师资”这一基本任务都不会改变。 二、高师办学中的几种偏向 (一)在办学思想上,片面强调“学术性”和“升学率”,与综合大学比高低。近几年来在高师院校出现了一种不顾师范教育的特点,盲目追求“学术性”的倾向,不少人要求“冲破师范框框”,“向综合大学看齐”。在这种办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师要戴帽,专科升本科,师院改师大”的升格风曾风糜一时。许多高师院校以“考取多少出国留学生”“考取了多少研究生”,“考取了多少本科生”为标准来衡量办学质量的高低,一些院校为了多考取几个研究生、本科生,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另起炉灶,增加“营养”,研究对策,完全背离了高师的培养目标,这与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思想如出一辙。 (二)在课程设置上,最能体现高师特点的教育专业课已形同虚设,无足轻重。目前在我国高师教学计划中,专业课学时占总学时数的70%左右,而教育专业课程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5%左右,其他公共课占总学时数的25%左右。我国50年代教育课程占总学时的11%左右;在国外,美国教育专业课在师范学校全部课程中占40%,在普通大学教育系全部课程中占39.3%,在综合大学教育学院全部课程中占41.4%〔2〕;英国四年制师范本科性的课程中,教育学、教学法课程的比重约占教学时数的1/3,专业课占2/3〔3〕。相比之下,在我们现行的师范院校课程结构中教育专业课程所占的比重太低,与高师院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的要求极不相称。 (三)教育实习时间偏短,有的学校教育实习走过场。现行高师教学计划中规定教育实习4-6周,专科4周,本科6周,其中包括见习一周,但从近几年实习情况来看,实习时间偏短(除去开头熟悉情况和结尾的总结外,专科充其量实习3周,本科最多5周),而且效果不佳。特别是近几年盛行的“定向实习”,由于地点分散,教师指导不利,致使教育实习走过场。至于“模拟实习”,更使学生纸上谈兵,丧失了真刀真枪的实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