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也是最后出成品--出人才、出科技成果的阶段。当然,中等教育也出人才,但只是部分的。因此,高等教育与社会有着比基础教育更加密切的联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必定会直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而高等教育也只有积极地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才能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建国以后,我国进行了两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第二次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对经济、政治等体制进行变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这就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与这两次大变革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曾进行过第一次大调整、大改革,当前正在进行第二次大调整、大改革。对比这两次调整的背景和特点,研究当前高等教育大调整、大改革的方向和应采取的政策是很必要的。本文拟对此作些初步的探讨。 一、第一次大调整的背景和特点 1949年我们从旧中国接管了205所高等学校,其中有国立的、私立的,还有教会办的。我们首先从办学指导方针、领导体制上把它们改造成为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大学。同时,为了适应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从学校设置、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改革和建设。当时在高等院校开展了思想改造运动,公开建立了党团组织,设立了政治课,并在50年代初期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这次调整的特点是: 1.所有高等学校都由国家包下来,实行政府办学的单一体制。 2.当时实行的是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建设是按行业集中归口中央部委领导,因而高等院校也按行业归口的办法进行了大调整,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办了一批行业特色很浓的院校,撤消或削弱了原来分散在各省的高等院校,地方主要办师范院校。 3.当时有一个现成的苏联模式可以学习,因此在高校设置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理结合的综合大学,主要由中央教育部门领导;另一类是单科性学院,主要由中央主管业务部门领导。在学科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材建设上都向苏联学习。 4.当时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重点发展一、二产业,高等院校也是工科院校发展最快、规模最大。 5.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对我国的封锁,我们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办高等教育。 6.这次调整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国家统一规划,各地、各校闻风而动。 应该说,这一次大调整、大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因为它适应了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及时地培养了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大批合格人才。 1958年,在大跃进(包括文化教育也要大跃进)的背景下,出现了地方办大学的热潮,中央又将一批大学下放地方。但是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财力有限,同时经济也没有发展到“大办”大学的程度,难免产生“瓜菜代”问题。随着困难时期的到来,只好进行整顿。这是一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太成功的调整。但是,经过整顿和建设,在各省市也的确办好了一批为地方建设服务的高等院校。 二、第二次大调整的背景和特点 文革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我国高等教育面临以下主要的新情况: 其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随之而来,在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也都在进行体制改革,并推动了教育体制的改革。 其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各种交叉学科的兴起,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地位的上升等,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三,高等教育要解决在面临改革开放、面临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侵蚀的环境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批判吸收世界文化中有益的东西这一严峻的课题。 因此,高等教育必须进行第二次大调整、大改革。这次调整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权力下放,财权分散,单一的政府办学体制已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要求。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已成大势所趋。 2.由于地方集体经济已占我国工业产值的1/3以上且比重还在加大,由于企业自主、多种经营,由于跨行业的企业集团的兴起,由行业条条为主的建设格局已向区域性、综合性经济发展,再加上中央部委的职能已由直接管理企业转向宏观调控,高等教育以中央部委管理为主的格局也必须转变。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地方管理为主的趋势;高等教育由过去按行业向大城市集中变为逐步向地方分散,重心下移也将会形成趋势。 3.现代科技要求发展交叉学科,现代化的社会和企业要求培养复合性人才,要求提高人才的应变能力,原来苏联模式的单科性院校和狭窄的专业设置,已难以适应。通过调整合并、联合办学等办法克服这一弊端已势在必行。 4.社会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和地位日益提高,各类产业中计算机化、电子化、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结构上也必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