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经费短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是穷国办大教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经费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更不可能由国家全部承担需求愈来愈多的高等教育经费。那么,我国的高等教育如何才能走出经费奇缺的困境呢?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略作分析。 一、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现状分析 中国当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经济建设发展速度快,人才需求量大,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底子薄,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等教育开源创收能力差等原因,导致高等教育经费严重短缺,且形势日益严峻。 1.政府给高等教育的拨款不可能有大的增加。我国现有的一千多所普通高校几乎都依赖政府拨款过日子。以前,政府采取包下来的政策,五六十年代大学生少(年均在校生50年代为35.5万,60年代为61.58万),各方面要求也不是太高,国家还养得起。现在情况变化了,1994年在校生已达279.84万,国家给高教的财政拨款达80多亿,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增长。现阶段,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处都急需钱,财政十分紧张,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来办高等教育,近几年国家对高教的拨款已呈递减趋势,如:1990为87.65亿,1991年为86.90亿,1992年为83.65亿,近几年又有所减少。再说,即使国家财政支付能力增强,也很难大幅度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拨款,因为高等教育不属义务教育,不应该由国家包办;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方面缺口还很大,这倒是应该由国家多拿出一些钱来办的事。从国际比较来看,大多数国家都是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经费主要依靠国家财政,而在中国是恰恰相反,高等教育经费中财政拨款的比例要比基础教育高,例如,1990—1992三年的教育财政拨款,高等教育中占86.8%,基础教育中只占59.1%,这是不正常的。而现在政府给高教的拨款没有大的增加是正常的,我们不能过多地要求政府增加高教拨款。 2.物价不断上涨,办学经费相对减少。近十年来,高等学校的收入均有较多的增加,但由于物价上涨幅度大,实际上并无多少增加,如国家拨给高等教育的生均事业费由1981年的1753元增加到1991年的3490元,实际上1991年的3490元只相当于1981年的2084元(可比价格),10年只增长了1.19倍,而同期的物价翻了十多倍,相对而言,高教经费不仅没有增长,反而还减少了。 3.高等教育的开支不断增加,学校背的包袱越来越重。“文革”前,高等学校不仅支出项目少,而且价格低。现在不一样了。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得花钱,而且各种收费不断提高,学校已无力承受。学校的人头经费不断增加:一是由于人员严重超编,1992年全国高校教职工超编35万;二是由于教师的职称、干部的级别越来越高,而且数量增多;三是由于离退人员增加;此外,学校还得支付各种劳务费和奖酬金等。全国高校人员经费占教育事业费的比例由1985年的62%上升到1992年的72.3%(少数学校高达90%左右);而公用费则由38%下降到27.7%,有的学校仅10%左右。此外,学校办社会的现象日趋严重,成千上万的师生员工住在校园,什么都得由学校管,学校背的包袱越来越重,步履维艰,困难重重。 4.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学校的经费投入相应增加。由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毕业生样样会,什么都行。高校毕业生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找工作难,所以学校和学生都不得不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千方百计地提高水平和质量。为此,学校就得改善办学条件,充实、更新设施设备,而这些都必须增加经费投入,想不花钱就能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那只是一句空话。 5.办学规模小、效益低,投入与产出不协调。据1993年统计,全国1065所普通高校中,在校生不到500人的有69所,在校生在501—1000人的有167所。全国每校平均在校生2380人,其规模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如:英国在校生为5700人(1992年),日本为4200人(1992年),美国为4000人(1994年)。“文革”前,工、农、医、师、财、体、艺等各类学校的分工十分明确,因此,各校的专业点不多,但每个专业点每年招生100—200人,规模效益高,投入少,产出多。而现在,各类专门学院纷纷向综合性大学看齐,专业点无限增加,管理、会计、国际贸易、计算机等专业,几乎校校都办,大量专业重复设置,造成浪费,办学成本增加,效益很低。1994年全国高校共有专业点1.8万个,平均每个专业点每年招生约48人,有少数专业甚至是隔年招生。 二、多途径筹集高等教育经费的可行性分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受到发达国家办高教的成功经验的启示。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使我们对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特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为多途径筹集办学经费奠定了良好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广拓财源,大兴高教,已经可行,如下诸方面可以说明这一点。 一是从国际上看,高等教育主要由国家拨款的并非只有社会主义国家。西欧各国、英联邦国家、拉美各国等,公办的高等学校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甚至这些国家的私立高校同样能得到政府的资助。这表明,国家出钱办高等教育并非由社会政治制度决定,而主要是由经济实力来决定的。经济发达国家花大钱办高教,无可非议。发展中国家经济困难,若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勉强支撑,由国家包办高等教育,必然会出现要么因高校数量少而将许多优秀青年拒之大学门外,要么扩大招生而降低办学条件和质量,这样都不利于高教的发展,也无法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发达国家并不是都由国家完全包办高等教育,而是国家、社会及个人等共同分担高等教育经费。这样不仅能调动各方面对高教投资的积极性,而且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1994年国外公立高校中,学费占生均经常费比列最高的国家有:韩国40%、约旦31%、智利25.5%、爱尔兰25.5%、美国24.5%,而中国仅占8.5%。现在,我国不少人都认为国外成功的经验是可取的,多途径筹资办高教,既可为国分忧,加快高级人才培养的步伐,又能让更多的学生有上大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