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青年的价值观往往受到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这已是历史经验。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的特殊群体,他们思维敏锐,最少保守思想,勇于改革创新,每当社会变革浪潮涌现之时,总是“敢为天下先”,成为变革观念和变革社会的先锋。他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反映着主体意识的扬弃和重塑的基本走向,也反映着社会变革的痕迹。由于他们心理、思想的不成熟性和社会实践的局限性,价值观念往往具有表面性、不稳定性、兼容性和矛盾性,易于被外界因素所左右。当外界影响得当,会产生正效应,当外界影响不当,会产生负效应。在正负效应的对撞中,大学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慎重地给自己的价值观定位。据最新的有关调查表明,一方面,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依然存在于当今大学生中,而且作用较大。如有74.9%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54.6%的学生坚信共产主义是“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一定能够实现;52.9%的学生表示要“积极争取入党”,50.7%的学生认同“奉献”的价值观。可见,爱党、爱国、爱民、爱社会主义等精神风貌,仍是大学生的主流。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发生了急剧、深刻的变化。他们中的一部分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讲求实惠,重视效益,乐于竞争,有的则见利忘义,崇拜金钱。同时,在社会大变革中,与之相适应的价值体系尚未真正健全,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所衍生的价值观变异,如:对传统价值中的合理部分持怀疑态度,出现信仰危机,对理想、前途感到困惑和迷惘;对传统价值观甚至现实社会存有逆反心理,采取全盘否定;对西方价值观念不加选择地推崇,导致人格和行为的扭曲,自我意识膨胀,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泛起等,在大学生中均有所反映。 1.在处理集体与个人关系方面,有41.3%的学生把“以集体利益为重”仍然当作基本准则;选择“兼顾双方利益”的占36.3%,选择“视情况而定”的占19%,选择“以个人利益为重”的占3.4%。 可以看出,有1/3强的学生仍然保持着传统的价值观, 他们在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首先考虑维护集体利益,这部分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较强。但也有1/3的学生企盼公私兼容,两者并重。有极端个人主 义思想的只是极个别。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比较淡薄,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难以摆正,更多的是偏向个人方面。如:有的学生对班级的工作漠不关心,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等。他们崇尚“自主”、“自愿”,反对“服从”、“强制”,凡事“凭个人兴趣”,这种情况越是高年级越甚。还有极少数学生个人主义思想较严重,如将共用的复习资料占为己有,对同学封锁信息;不参加组织生活,为贪图享受而去偷窃他人的财物等。当然,大学生对集体的离心意识,有他们本身的问题,也有班集体的问题。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班集体是“活跃、团结一致”的仅为23.2%,而认为“缺乏活力和朝气”的占34.7%,认为“矛盾多,互不团结”的占10.3%,认为“各管自己,互不关心”的占25.3%,认为“学风不正,不求进取”的占6.5%, 足见当前的班集体缺乏应有的凝聚力。 2.在关于上大学的目的的调查中,选择率占首位的是“既为社会也为个人”(74.2%),真正“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的仅为9.7%,而“不太明确”的占10.5%。说明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多元 性。如何看待事业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判断大学生能否正确认识环境、评价自我的重要标志。但有65.9%的学生认为是靠“个人的努力”,这就过于看重个人的作用,而忽视党和人民的培养以及国家、社会所创造的良好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的作用。在对待毕业分配的态度上,明确表示愿意“听从学校分配”的只有5.2%,这与几年前大多数大学生都愿 服从分配的情况相比,正好倒了个。在考虑择业的因素时,首要的前三位是:“专业对口,能发挥特长”(62%),“经济收入高”(60.2%),“工作轻松而稳定”(41%),表明大学生对学以致用、工作压力不大、待遇好的要求考虑较多,而甘“冒风险”的人极少。在具体的择业去向上,国家机关、高校、三资企业为首选的前三项,选择率分别为30.3%、29.4%、16.8%,看起来尽管比率都不高,但与择业考虑的首要因素却是一致的。曾经被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视为无尚光荣的“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壮举,在当今大多数大学生中难以再现。 3.在人际关系方面,大学生有着异乎寻常的表现。对待领导、老师是敬而远之,既不情愿也没有兴趣主动与其交往,更谈不上主动交流思想、汇报情况。他们中把领导、老师作为“最亲密的人”的只有5.4 %,只有1.34%的学生愿意在“心情不好时,经常向老师倾诉”。这是对教育者缺乏信任的重要信号。在处理同学关系上,通常视对象分而待之。他们认为自己最亲密的人是“中学的老朋友”的占25.1%,是“大学里的非同班同学”的占5.1%。总的看, 与中学同学和大学同班同学交往甚密。一般来说,大多数学生都能融洽相处,尽管平时难免磕磕碰碰,闹点小矛盾,可一到毕业分手,却总是“一笑泯恩怨”。平时也能礼让谦和,相互帮助,做到“一方有难,八方相助”,献出真情和爱心。那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完全自私自利、不顾他人的认识是没有根据的。不过,不少大学生有时也不大坚持原则,喜重义气,如上课考勤代同学答到,隐瞒违纪事实帮同学做假证等。在交友方面,大学生的目的比较明确,但动机各有千秋。他们中的36.3%是“为了相互学习、促进和提高”,28.3%的是“在于奉献真诚”,15.5%的是“为了以后的相互合作”, 而“为了摆脱寂寞”和“为了让外界承认自己”的分别占11.6%、8.2%。但也有19.5%的学生在追求友谊时“不敢敞开心扉” ,这部分学生对交友存有疑虑,通常没有知心朋友。还有11.9%的学生“对友谊和爱情界限分不清”,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将两者混淆,陷入泥潭。对于爱情,大学生们是极为关注的,但认识并不一致。主张“学校不该管”的有51.1%,赞成“学校应严禁”的占6.8%,而42.4%的人 觉得“影响学习,不如不谈”。在这种认识的支配下,42.9%的学生有恋爱经历。由此,加强大学生交友的引导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