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在实施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要使相当一批高等学校“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其中若干所高等学校和部分重点学科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无疑会主要从现有的基础和条件较好的重点大学中遴选。我国现有的96所全国重点大学中,有理工大学53所,占55.2%。可见,通过努力,争取把一些重点理工大学办成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对于实现“211工程”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论述重点理工大学为达到这一目标要实现的四个转变。 一 我国现有的重点理工大学,大都是在50年代初经过院系调整建立的工科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照搬原苏联的教育模式,着重发展工科院校,在工科院校中基本上是按产品或工艺设置专业,分专业培养所谓“现成的专家”,专业口径很窄,强调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对口。应该肯定,这些工科院校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解决了当时工程技术人才奇缺这一难题,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绩。其中一部分基础和条件较好的院校,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重点理工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和改革,已成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但是,随着国家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暴露出照搬原苏联的这种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1.工科和理科分开,单纯设置部分工科专业,而且专业口径太窄,这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理论基础不够,也使工科缺乏强有力的理科作为支撑,缺乏发展与创新的能力,不利于学术水平的提高与学科的发展和改造。2.工科和文科分开,只注重科技教育,忽视人文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3.只重视教学,不重视科学研究,特别是不重视基础研究,也缺乏开展基础研究的条件;国家也是把基础研究的任务主要交给科学院与有关科研机构,而这些科研单位却又过分专业化,缺乏学科的综合优势与年轻人才的梯队,也不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其结果是使这些工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难以有较大的提高。4.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很小,不能形成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因此,几十年来,特别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各校都不断地进行了许多调整和改革,已经有了许多变化,乃至较大的学科结构的变化。但是,应该承认,这种教育模式的基本格局至今并未打破,特别是在人们的观念上,实际上已经形成一种定势,似乎认为只有这种教育模式才是合理的、天经地义的。正因为如此,使教学改革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教育改革主要是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而教学改革的进展不大,恐怕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50年代初,我们照搬原苏联教育模式,是同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相适应的。当时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急需技术人才,因而着重发展工科院校,培养人才强调专业对口,到工作岗位就能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从教育思想来说,比较注重实用性、功利性,当时由于各种历史条件的限制,也还顾不上考虑长远的、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但是,时至今日,客观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世界科技革命。科学技术更新的速度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整体化趋势。各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技术不断向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本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80年代以来计算机软件开发又大规模产业化,90年代以来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十分惊人,这标志着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革命的新纪元。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来解决各种问题。不仅要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内各门学科的广泛合作,而且要求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结合,这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已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理论基础厚、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人文素质好的高层次建设人才,要求重点理工大学能够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科技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显然,仍然以过分实用性、功利性的教育思想,用只看到眼前需要的短视眼光来办重点理工大学,这些学校是不可能办出高水平的。 二 面向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需要,要把重点理工大学办成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模式。早在1983年邓小平就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战略思想应该是我们转变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华中理工大学从80年代初就开始改革教育模式,具体地说就是实行三个转变,即:由原来是单纯的工科院校向文、理、工、管理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转变;由原来主要是搞教学向教学和科学研究并重转变;由原来主要是培养本科生向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并重转变。当时学校领导就认为:“我们办大学,培养人才,就既要考虑为实现四化战略目标在80年代准备时期的需要,又要考虑90年代经济振兴时期的需要,还要考虑21世纪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教育的三个‘面向’,集中起来讲,就是要求我们全面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1〕而要全面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就必须实现这三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