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收到稿件时间:1995.07.27。 目前,美国高校与企业的联合正日趋密切。企业不断向高校靠拢,高校也不断向企业亲近,政府也把发展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作为发展科技、教育政策的重点,大力投资组建各种大学与工业的新联合体。美国白宫科学委员会1986年春向国会提交了一份题为:“重建伙伴关系”的报告,指出美国社会的兴旺紧密相关,要重新思考,重建大学与工业界的相互关系。报告说:“我们将来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将取决于今天我们把握的机会和动员我们力量的意愿。为此目的,我们必须采取广泛的跨学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必须把重点放在建立以大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的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上,并以此为动力来促进科学家、工程师和工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专家们都认为,要在未来的世界中保持领先的地位,就必须使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新的伙伴关系,以更充分地发挥美国雄厚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为企业的发展、科技的振兴和经济的进步服务。 由此可见,美国政府已把加强高等学校与生产企业界的合作作为加速科技与经济、加强继续教育、增强其竞争力量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美国在校企合作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因此,研究美国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做法、经验对于我们深化高校的改革,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高校与企业联合的动因 高校与企业之所以会走上互相联合这条道路,这是因为互相联合对它们对方都有很大利益,这种利益表现在企业和高校两个方面。 (一)在企业方面: 首先,开展校企合作有利于获取高校的科研成果,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率。在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今天,各企业普遍认识到,企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及其成果向商品生产的转化速度。高等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实验设备先进,且科技人员密集,每年都有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出现。因此,企业如能取得高校的支持,那么,对企业的设备改造、技术革新、工艺改进及产品的开发都将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开展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提高职工的科技、文化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当今世界,社会生产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化,企业界特别是新兴技术部门对劳动力的技术文化水平要求越来越多。许多企业主认识到,如不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建立在现代化技术装备基础上的物质资料生产将难以顺利进行。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便可以发挥高校的优势,为企业职工开展继续教育,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跟上科技、经济的发展。 第三,开展校企合作,有利于开展跨学科的联合攻关,而这种跨学科的攻关对企业的长远计议是很有意义的。美国学者认为,高校与企业之所以都对建立合作关系感兴趣,是由于“不论工业界还是大学都越来越意识到有必要打破学科之间的一些传统界限”,因为这些界限已成为发展新技术的障碍。高等学校,尤其是综合大学,学科齐全,很有利于开展学科的综合研究,如果它们与企业联合起来,就能够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优势,对新技术产业的建立与发展,对原有企业的技术更新与转换,产生巨大的作用。 (二)在高等学校方面: 第一,开展校企合作,有利于促进企业界对高校的投资,改善办学条件。高校开展科学研究,需要资金。根据有关资料,近十几年来,随着校企合作的开展,“美国工业对大学的研究发展资助不断增加,1975年为1亿美元,1980年约为2亿美元,1985年为4亿美元”[1]。就全美大学研究总经费而言,来自工业资助部分可以说是不多的(约为5%),但对于那些校企合作开展得好的大学,来自工业界的资助经费确实是一笔很可观的数目。例如,在麻省理工学院,1987年该校来自工业资助额为3000多万美元,占全年总研究经费的13%。再如,斯坦福大学正在兴建的集成电路系统中心,所需资金中1200万美元来自19家公司,800万美元由国防部提供。 第二,开展校企合作,有利于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企业和社会适用的人才。对于教师来说,通过校企合作,使他们能更多地接触生产实际,丰富实践经验,从而更新知识结构,变革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让他们了解生产管理过程中科学技术与经济、组织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掌握具体生产单位的特点,让他们在主要的生产环节上受到训练。这样不仅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又可以使学生有了职业准备,毕业后能得心应手地进入工作岗位。 二、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形式 在美国,高校与企业不论在科学研究方面还是在培养人才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的合作,而且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在科学研究方面合作的形式有: 1.大学——企业合作研究中心 这是设在大学的一种科研机构。在合作研究中心里,参与公司与大学中心研究和开展规划,建立长期的联系,而不是只限于一个课题的联系。合作研究中心所从事的通常也不是对具体产品的研究,而是对某一工业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技术和工艺规程的研究。各研究中心的研究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却有一些共同点。这些共同点表现在:研究内容有利于加强工业界的竞争力,具有综合性,同时把加强基础科学系统知识作为重点;重视培养人才工作,吸收大学生、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参加研究工作,能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工业界;承担对在职工程师的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