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在学术界首次提出以人生观再教育为核心的“宣泄—建构”的心理咨询模式,并在学术界首次将阻抗区分为一级阻抗和二级阻抗,对其内涵在心理咨询链中加以界定。“宣泄—建构”的咨询模式来自于我们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实践,具有鲜明的育人功能,是联结心理卫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纽带。 大学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据一所大学的调查,学生在回答“与中学时期相比,最突出的变化”一题时,大学一年级65%、二年级52%的人回答“喜欢思考人生”。另据17所大学的调查,有66%的学生认为,大学的生活环境对自己人生观的形成起着主要影响[1]。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实践中,我们发现求询的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除了内源性精神病外,在很大程度上同他们的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关。我们针对求询者的特点,逐步创建了一套“宣泄—建构”的咨询模式。实践证明,这个模式兼具调整情绪状态、提高自控能力、建构正确的人生观、促进个性发展等多方面功能,是联结心理卫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纽带。 一 “宣泄—建构”的心理咨询模式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具体的咨询流程为:不平衡(迷茫)→宣泄→疏导→初醒→评价→归因→建构→平衡(醒悟)。这8个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咨询链,是一个动态的体系。这个咨询链又可以分为宣泄和建构两大阶段,其中宣泄阶段包括不平衡(迷茫)→宣泄→疏导→初醒4个环节,着重点在于查明求询者在无意识层的内心冲突,释放负性情绪,调整心理状态;建构阶段包括评价→归因→建构→平衡(醒悟)4个环节,着重点在于通过求询者的理性思考,依据客观情况改造旧的价值观体系,在意识层中确立新的人生价值观,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这两大阶段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我们是依据矛盾的主要方面来确定不同阶段的。如在疏导、初醒中蕴含着浅层评价、归因;在深入评价、归因中达到新的醒悟。宣泄阶段的重点是触及无意识层,联系早年的生活经历对现在的影响,也包含一定程度的有意识的思考;建构阶段的重点在于意识层中的理性思考,对人生观的重新建构,但仍有无意识的阻抗必须加以拓通,甚至于引发新的不平衡。 宣泄阶段 求询者的心理不平衡(迷茫)往往表现为高焦虑。它是内心动机冲突强度太大、时间太久,而任一动机的抉择又都危及到求询者生存价值的情况下引发的负性情绪反应。求询者并不能意识到焦虑的真正根源,也不知道如何去消除焦虑、获得解脱。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寻求、创造生活中缺失成分的愿望,以求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面对企盼帮助、寻求支持的大学生,我们首先要做的最好工作,是无条件地接受这些求询者的整个情感世界,尊重他们的内心感受。在咨询人员的信任与热情关怀下,求询者一般会把内心深处长久压抑着的想法、愿望宣泄出来。咨询人员应该善于倾听,并有适切的情感反应,让求询者尽情地释放怨恨、委屈、烦恼、痛苦等负性情绪,同时要留心他的无意识中的阻抗。 在一种亲切信任的咨询气氛中,求询者在意识上愿意把所有的心里话都倾吐出来,但由于社会道德规范与自己内心价值标准的制约,有些想法会被压抑到无意识层,以维护旧的自我价值体系,避免新的内心冲突与焦虑,这就是阻抗的实质。我们把宣泄阶段中的阻抗称为一级阻抗。咨询人员首先要敏锐地识别求询者的阻抗,对他们进行疏导,即通过导向性的交谈、暗示,让求询者把自己压抑已久的内心冲突倾诉出来,暴露在意识层中。前面的宣泄环节主要是让求询者的负性情绪得以释放,内心冲突得以缓解;而疏导环节主要是指咨询人员针对求询者的阻抗而进行的拓通工作,有较强的导向性,使求询者被压抑在无意识中的、对自我生存价值构成威胁的最敏感的想法进入意识层加以调整。弗洛伊德之所以放弃催眠疗法而改用谈话疗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谈话疗法所进行的心理调整是在意识层中进行的,疗效持久且巩固;而催眠疗法是在无意识层进行的心理调整,疗效不巩固,一些心理症状会反复出现。 通过疏导,拓通阻抗,让求询者达到初醒。初醒即察觉到被自我压抑的内心冲突和欲望是什么。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求询者因初醒而释放出来的情感能量要比宣泄环节大得多,并伴有短暂的空虚感,似乎失去了维系旧自我的精神支柱。初醒(即“如梦方醒”境界)是告别旧自我,建立新的人生价值观的契机。 建构阶段 当求询者对自己的内心冲突开始有所醒悟之后,应让他逐步学会权衡不同动机的社会意义,对自己的内心冲突作出反省性评价。阿·尼·列昂捷夫说过:“意义乃是人的意识的最主要的‘形成因素’。”[2]评价的作用在于让求询者在意识层面上把握住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抓住生活的主流。评价环节对于解决大学生因失恋而造成的烦恼尤有良好的效果。职业自立是青年期必须完成的首要人生任务,追求事业,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这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评价人生的最重要的尺度。 在对动机冲突作出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引导求询者对造成自己心理失衡的原因进行探讨,运用理性推理的方式对自己的内心冲突进行归因。归因的根本目的在于让求询者意识到,造成他目前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他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出了问题,也就是他的人生观不能适应于社会生活。归因切忌过于直露,更要避免责备,让求询者通过思考,自己得出应有的结论。杰出的归因理论家伯·韦纳归结出原因结构有三种成分:部位(内因还是外因)、稳定性(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和控制性(可控制的还是不可控制的)[3]。这些成分都分别对归因者本人的期望、情感和行为发生影响。当求询者意识到他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出了偏差,并给他带来心理上的困扰,这个原因是内因,只要下决心纠正它,就能走出目前的心理误区,因而这又是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原因。然而在归因过程中,求询者往往把心理障碍的原因归咎于他人或生活环境,而不是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方面去寻找原因。这些原有的人生价值观毕竟曾经是求询者的精神财富和心理支柱,求询者会有意或无意地维护它,这就是在有意识的理性思考过程中所出现的二级阻抗。只有拓通二级阻抗,求询者才会反省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一种改变现状、重新建构自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