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高校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按照时代的要求,科学地把握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和原则,确立适合高校青年知识分子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途径,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是高校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也是事关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大事。本文仅根据我们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的一些作法和体会,谈一谈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原则和途径。 (一)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知识分子,同社会其它教育对象相比,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文化层次高、思想活跃、关注政治、善于从哲学和政治经济的高度审视和思考社会问题等优点,但同时又具有社会阅历不丰,国情了解甚少,世界观不十分成熟,价值评价标准呈多样性和复杂性等局限。这些特点要求高等学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必须首先在教育内容上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充分体现出爱国主义教育所应具有的高校特色。 第一,突出爱国主义的理论特征。 社会其它领域所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在于通过制定一些基本的爱国行为规范和营造爱国主义的外部环境来激发公民的爱国意识。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则主要通过介绍历史、讲故事、搞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这些教育基本上不涉及爱国主义的理论特征问题,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我们知道,爱国主义不仅是人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所产生的一种朴素情愫,而且更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和鲜明伦理特征的理论范畴。对于经历过中小学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高校青年学生而言,他们绝不满足于在大学阶段来重新接受讲故事、玩游戏之类的情感诱发式教育,而是要求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进一步探讨爱国主义这一范畴所具有的丰富内容。这是由高校青年学生文化素质较高、抽象思维能力较强和追求真理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把重点放在系统研究爱国主义理论特征的教育上,向学生全面介绍和讲解爱国主义这一范畴所包含的理论含义,科学阐述公民爱国意识与公民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青年学生将朴素的爱国情感升华为自觉的理性意识。 第二,突出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和政治特征。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人类社会历史的长河中,爱国主义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总的说来,在鸦片战争以前的社会里,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压迫和反对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昏庸腐败,争取社会的稳定。鸦片战争后,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捍卫祖国独立和领土完整,对内反对同列强勾结出卖祖国利益的反动统治阶级,要求改变造成祖国贫弱,阻碍祖国振兴的封建专制制度。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后,爱国主义不仅把反帝反封建作为自己的任务,而且还同争取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前途紧紧联系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爱国主义又集中体现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可见,爱国主义的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爱国主义的内涵和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又直接是由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政治理想所规定的,因而爱国主义又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撇开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和政治特征,爱国主义就成了毫无意义的抽象概念。将爱国意识的培养同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教育联系起来,科学阐述祖国振兴同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间的必然联系,全面准确地把握当代爱国主义的政治内涵和时代要求,对世界观不十分成熟、政治是非观念还较模糊的当代青年大学生来说尤其显得必要和迫切。 第三,突出爱国主义的伦理特征。 爱国主义也是一个包含有明确道德要求的伦理范畴。爱国主义的伦理要求主要有三个:一是它要求公民在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上,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二是它要求社会成员在自己所处的社会座标中,严格按照有利于社会稳定、民族进步和国家兴旺的原则处理个人同社会的关系。三是它要求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各种岗位上,忠于职守,敬业乐群。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的伦理特征,集中体现为三个最基本的原则,即集体主义原则、公共道德原则和职业道德原则。在当前,针对集体主义原则遭到怀疑、社会公共道德水准下降、职业道德滑坡的社会现实,大力强调爱国主义的伦理特征,把坚持集体主义原则,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同爱国报国联系起来,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突出爱国主义的民族性特征和开放性特征。 民族是现代国家形成的重要基础。国家的兴衰同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只有牢牢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国家才是真正意义的现代国家。因此,爱国首先表现为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但是,爱国主义所强调的民族性,绝不是一种排斥一切外来东西,对本民族的一切文化传统都情有独钟的狭隘意识情结。一个民族只有成为世界性民族时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离开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邓小平同志指出,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导致中国在近代落后的主要历史原因。鲁迅也把盲目排外的“合群的爱国自大”视为中国在“近代不能再见振拔和改进”的原因。所以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强调爱国主义的民族性特征和开放性特征对高校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使广大的青年学生认识到:只有扎根于民族的文化土壤,并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交往中迅速完成世界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才能重圆中华民族数代人的强国之梦,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有机融合的原则。 爱国主义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从根本上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都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德育的内涵比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更丰富,要求更全面。从教育的对象看,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而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职工。前者的教育对象具有单一性,后者的教育对象具有全员性。所以,实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同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实施,切忌搞两张皮,更不能重此轻彼,或者互相代替。根据我国高校目前的德育体制,一般说来,学校德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原则上应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和领导,由各教学单位和党政职能部门分别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