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的关键和核心,学科水平影响并决定学校的发展水平。在“211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有重点地选择一批学科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使其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能达到国际同类学科的一流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和形成一批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群,这是当前重点农业大学所关注的热点,探讨的课题。对此,本文试图对重点农业大学学科群建设问题谈几点思考,以资交流。 一 从总体上看,重点农业大学学科群不仅代表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而且肩负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骨干人才;开展重大项目的攻关和研究,出一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并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成果。因此,重点农业大学在规划和建设学科群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基本点: (一)学科群建设要追求高起点、高水平。放眼21世纪,瞄准农业领域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可能产生的重大理论突破。不少国内外的著名科学家曾预言:人类在21世纪将进入有效控制生物的时代。农业科学是以有生命活动的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属生物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分子生物学为带头学科的生物学发展的前沿学科即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环境生物学也即是农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学科。这些前沿学科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以及生态环境工程等领域的重大理论突破和高新技术的发现与应用,必将对农业领域诸学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进一步促进农业领域学科的分化及其相互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再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所以,只有把握此基点,才能建设高起点、高水平的学科群。 (二)学科群建设要根据当前农业科学和学科发展的新特点,突破传统农业学科的界定和限制,走多学科门类综合发展的道路。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的飞速进步,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动了农业学科的发展,使其呈现出新的特点: 1.农业基础学科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学科的分化与分工。与此同时,又出现了多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在既分化又综合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新的学科。 2.农业学科在自身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形成了农业科学与众多门类的自然科学相互渗透和漂移,进一步拓宽了农业学科领域。 3.基础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和高新技术的开发使农业领域的应用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 4.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农业持续发展,探讨解决一些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农业多学科领域的国际合作和联合攻关已成为现实的必然。 事实上,我国重点农业大学学科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十年的建设,已由过去传统农学单一学科结构发展成为现在包括农、理、文、工、管、经贸相结合的多门类学科结构,为建设综合性学科群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学科群建设要牢固树立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立足于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出人才、出成果。国家在重点农业大学实施“211工程”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一方面要求重点学科及其学科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乃至国家第二、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培养和输送大批农业高级骨干人才,从而缓解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农业高级骨干人才缺乏的矛盾。同时,也使我国在21世纪国际农业科技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要求重点学科及其学科群的建设要面向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同农业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提高重点农业大学及其学科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水平,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在农业科技工作中重点方面军的作用,为解决农业现代化以及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科学技术问题和重大政策问题,为提高我国整体农业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并在更多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重点农业大学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出人才,出成果的重担,并以此作为学科群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二 重点农业大学学科群不是相近或不同学科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具有联系紧密、功能整合、结构有序的整体。它的质量一般取决于自身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农业科学技术以及学科发展规律和社会、经济的需要。尽管不同的学科群以及所包含的不同学科之间存在客观差异性,但就其学科群的结构而言,不同的学科群又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 (一)学科群的内部联系是一种网状结构。所谓网状结构是指学科群体内二级学科以及三级学科(研究方向)呈现出纵向、横向和斜向的有机结合。它既体现了学科纵向层次的体系,又反映了相关学科、跨学科的横向有机联系。在网状结构的学科群中: 1.有带头学科。顾名思义,带头学科在学科群体中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龙头作用。它的质量好坏,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学科群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很难想象没有带头学科的学科群是一个学术水平较高,整体实力较强的学科群。当然,从目前重点农业大学的学科结构、分布和水平看,能够在学科群内发挥带头作用的学科只能是国家重点学科和整体实力较强、条件装备较好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学科、专业。 2.有萌发新枝的传统学科。一般说来,一个学科特别是一个优势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不是立杆见影的产物,往往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经过近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农学优势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更是如此。这类传统学科特别是优势传统学科一般都具有较合理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技术结构和较好的研究条件,具有较强的自我适应、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综合实力,是学科群的主干学科。不仅如此,它在当前国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其社会服务所得来支持学科群内的新兴学科发展。反之,新兴学科的发展又进一步为传统学科的更新改造注入新的活力,使它们能不断萌发新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