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就新形势下高校工作找差距的被动管理与找市场的主动管理进行了分析,并阐明了两者关系。提出要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必将将着眼点从找差距管理转移到找市场管理上来,亦即从在高校内部门找差距转移到面向社会找差距上来。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管理 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国家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各校应主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在目前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能动管理、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本文拟就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中普通存在着的重“找差距”式管理,轻“找市场”式管理的倾向作一些分析。 一、找差距式的被动管理 不管意识到还是未意识到,高校找差距式的管理模式由来已久。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管理模式是产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按计划、按需要培养人才,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高标准和避免出现无章可循的现象,国家强调专业学科设置的统一标准和要求,无疑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各校的实力和办学条件不平衡,大家向统一标准和要求看齐的结果,必然体现在各自距离标准要求的差距的大小上。找出差距就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颇为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找差距式的管理。 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找差距管理是一种眼光向内的管理模式,即在高校系统内部找差距,一切都按国家或主管行业部门制定的统一标准行事。其教学质量以统一的达标或未达标来评判,其招生和分配以完成计划、没有完成计划以及超额完成计划来衡量。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找差距管理具体表现在学科专业门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等方面向统一标准看齐。在数量、品种上,缺什么补什么;在质量上,面对统一考评指标,使得办学水平稍差的学校不顾自身条件,重心上移,盲目攀高,凡遇统考便集中力量突击一阵子,获得主管部门首肯后,便大功告成。这实际上是一种形式上的达标,常常不能真正代表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找差距管理方式导致学校时常处地被动地位,因循守旧,缺乏开创精神。封闭性、统一标准性、被动性是旧体制下高校教学工作中找差距式管理的三个明显特征。 在当前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尽管高校在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客观困难,但坚冰已经打破,航道正在开通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近年来,围绕高校如何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这个问题展开了许多计划,高见很多,但为何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学校迈出的步子总是不大呢?尤其是在教学管理上还是老一套呢?除了客观的因素外,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长期桎梏着人们的观念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改革的迫切要求。但是,在巨大的改革动力面前,高校教学管理总体上仍显得反应迟纯,热情不足。“齐步走”的思维模式仍然束缚着许多高校的手脚,找差距式管理根深蒂固,仍是许多高校尤其是非重点高校自觉不自觉的主要教学管理模式。许多一般高校总是步重点高校的后尘,不顾自身条件和特点,在专业设置、课程门类、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等方面盲目跟风,向重点院校看齐,不是面对社会向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找差距,即不是面对市场找差距,而是对照重点院校找差距,其改革的思维仍然没有超越那种就教学论教学、局限在圈内找差距的传统观念。比较而言,新形势下的高校差距式管理,除了旧体制下的被动性这个显著特征外,又增加了盲目性和保守性的新特点。 单就管理的具体方法来讲,找差距管理并无不妥。有比较才有鉴别,找出差距方知不足,从而才能奋起直追,达到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质量的目的。全国重点高校、行业高校、地方高校间的重点学科评定及骨干课程统考排名等,对各校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战略上看,局限于找差距的管理无疑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期更有如此。因此,找差距管理不能再局限于眼睛向内,而应放开视野,眼睛向外,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去找差距。毕竟,社会实践才是最后检验、评价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准。 二、找市场式的主动管理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标志之一是从产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化,这是一种结构性变革,其特点之一是来自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一方面政府提倡改革,同时市场经济发育的推动也是显而易见的,人们的价值观念随市场经济的建立而逐渐改变,竞争机制会逐步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教育的外部规律看,政治经济制约着教育,教育必须为政治经济服务。所以,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过程,我们目前面临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新旧交替的体制,原有计划体制逐步弱化,而新的体制又尚未建立。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决定了人才培养暂无固定、统一模式可循。国家在统一的教育方针指导下,鼓励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因此,高校必须时时注意社会反馈的信息,根据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的走向,并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学科专业优势,坚持质量标准,创出自己的名牌。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高等学校的目标是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指南,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包括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两个方面。教育目标,也就是培养目标,它规定了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在我国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目标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国家教及有关部委规定专业培养目标的规格和要求,颁发统一的教学计划。学校所要做的,就是围绕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来确定自己的管理目标,通过学校自身内部的管理去实现教育目标。所以,学校注重的是自己各项管理目标的完成,体现在教学管理上,当然要对照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去找差距,进而缩小差距,完成国家规定的人才培养任务。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职能转变,弱化微观管理职能,强调宏观调控和监督职能。国家在统一教育的方针指导下,鼓励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这就是说,新形势下国家制定的同类专业培养目标的规格和要求的统一性必将弱化,其灵活性势必增加。因而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大,能动性增强。实质上,这也是目标的客观性决定了的。教育目标属于学校性目标,它是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客观需要的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需求,比计划经济条件下更呈多样性和可变性。国家不可能继续在教学计划的管理上统得过死、管得过细。因此,学校必须面向社会,在遵循国家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将具体培养目标建立在各自学校办学能力和特长的基础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高校管理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办学能力和特长不同,各学校制定的具体目标就会有所差异。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若不面向社会去定位,而依然不顾自身特点和条件,一味偏重横向比较找差距,必然就会带有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