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培养博士生的“本土化”模式可以大体上表述为:课程学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工作,除了可借鉴发达国家符合教育规律的通行做法以外,应该有自己的特殊要求。为了实现这一培养模式,必须在招生、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研究生教育已进入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时期,其战略地位日渐为人们所认识。 当前,博士生教育发展较快而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特别是缺少应用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制约了发展速度。为此,亟待大胆借鉴发达国家符合教育规律的通行做法,遵循教育规律,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博士生培养“本土化”模式及其实现途径,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一 培养模式是指教育过程中某一时期呈相对稳定状态的、具有一定格式及突出实践效益的人才培养程序、方式、结构等,它能以最简单的形式反映特定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培养规格。 纵观国内外博士生教育,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培养模式大体可归纳为三种:1、19世纪以前只要求博士生为新知识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和解释的法、英培养模式;2、19世纪早、中期要求博士生将学术论文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德国模式;3、近现代广泛流行的要求博士生将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并重的美国模式。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培养模式类似于美国。 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历史只有14年,目前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讨,逐步完善培养体制和方法。我们培养的博士生与发达国家相比,勤奋、苦学,理论基础尚可,但在拓宽领域及创造性方面显得逊色。究其原因,与采用美国培养模式只做到“形”似而不是“神”似有关。因而我国博士生培养水平从总体上看还比较落后,主要差距表现在: 1、课程设置太少。我国博士生课程设置仅5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语、第二外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修完课程无须综合考试自然就进入了论文写作阶段。国外发达国家博士生修课范围要广泛得多,一般达到10~15门课程。除了正常修课之外,导师还鼓励博士生挤时间选修不同专业的课程,尽可能做到一专多能。待所有的课程修完之后,要举行严格的资格考试,淘汰率一般达到20%,考试合格,方能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2、科研训练前沿性不够。我国博士生教育“硬件”投入不足,缺乏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加上信息手段较落后,追踪国际前沿课题有一定难度。还有培养方案欠科学,管理方法欠妥等原因,造成博士生很少有机会参与高新技术开发研究,因而科研训练前沿性不够,在知识储备上,技术技能锻炼和应变能力方面,都显得后劲不足。 3、缺少社会实践锻炼。我国博士生教育不仅专业课设置较窄,而且偏重理论课的教学,对社会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则相当薄弱,表现出某种程度的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致使相当一部分博士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不能适应开放型的经济及就业结构,一旦面临新的选择就显得束手无策,不能很快适应另一领域的工作。 4、博士生指导教师年龄偏大。我国现在的博士生导师年龄大多已六十岁以上,他们追踪国际前沿课题很吃力,本身的知识更新也很难。由于生理上的原因,有的须找人代为指导博士生。这种现象不但不利于博士生的成长,也不利于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成长,严重地影响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二 近几年来,国外并不满足已有的博士生培养模式,许多发达国家在对已有模式进行探索并力图完善。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培养模式的扩展化已成为共同趋向。美国社会各界已对现行培养模式提出质疑〔4〕, 认为“博士生的定位早已与传统观念相悖,有必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考虑博士生对于社会和社会支持的科研性营利公司的重要性。”美国IBM 公司原科技部副总裁约翰·A·阿姆斯特不仅在麻省理工学院讲演,而且还在《ISSUES》杂志上撰文,呼吁博士生教育要适应学生可能担任的社会角色的多样性,要注意培养高科技综合人才,包括明确支持学生走出校门置身于社会环境,拓展科学知识对于社会具体运用的能力。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培养博士生的“本土化”模式可以大体上表述为:课程学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其中,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是国外发达国家培养博士生的实践业已证明的成功经验。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也好,综合国力部分也好,归根到底是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是高级专门人才的竞争。现在国际上公认,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采用美国模式优于德国模式,而美国模式的长处是严格课程学习,重视科研训练,故能培养出极富创造性思维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对于国外博士生培养模式中的这一成功经验,我们一定要吸收。此外,结合我国国情,我们还须特别重视“社会实践”这一环节。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博士生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造就大批开拓型的应用人才。强调“社会实践”这一环节,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人才的需要。针对目前博士生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中科院院士吴阶平教授作了精辟而中肯的说明〔6〕。他说。“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社会实践,实践第一。一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从实践中获得。智能和才能就表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作为教育目的、培养人才的标准。”鉴于社会主义建设近切需要的创造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特别需要通过社会实践获取真知,而社会实践恰恰是我国博士生培养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我国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中强调“社会实践”这一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