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的师范教育是在轰轰烈烈的变革年代诞生的。废科举、兴学校、办师范,是一个世纪前维新人士在教育领域中最关注的三件大事。他们把国家的兴盛、民族的希望都寄托在教育的革新上,其中,又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因为师范不仅是“革旧习、兴智学”所必须的,而且是“群学之基”[1]。本世纪初,师范教育成了新文化的象征和推动新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师范教育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充当了“先遣队”的光荣角色。 如今,一个世纪过去了,师范教育在我国早已不只是数得出的几所学校的存在,而是以体系的方式发挥着为中小学培养新师资的作用。相对于一百年前,它无疑有了辉煌的进步。但是,当我们把眼光转向未来,转向一个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当我们把今日我国的师范教育状态与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势头相比较,就会发现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地位的下落和发展的滞后。它不但没有了世纪初教育改革“先遣队”的锐气,而且呈现出“步履维艰”的老态。这在高等师范教育中尤为突出。于是,人们提出了“高等师范向何处去?”的问题。答案自然是多样的。有的认为高师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应该“退役”;有的却主张发展高师并强化培养目标的定向性,以满足中小学教育对教师的需求;有的则取折衷的态度,认为高师还是要办,但不能只办师范,可以拓展到所谓“非师范”专业,一方面改善师范院校的办学条件与生源,同时还满足社会对师资的需要,有的则认为只靠师范院校培养师资已经不够了,主张在一些综合性大学中设师范专业,或强调综合性大学毕业生也可当教师,这里关心的重点已不是高师的改革,而是师资需求的满足了[2]。 上述种种答案,有的并不停留在设想上,而是已经转化为实践。实际上,旧的高师教育格局已经被打破,新的高师格局尚未清晰呈现,但高师唯有改革,才有出路,这个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现在重要的是应对“高师朝什么方向改、为何要这样改、改什么和怎样改”等一系列关键性的问题需作充分、深入、展开的探讨,对现有的高师教育要作认真的反思和对未来的高师教育作切实的构思,对改革的过程也应作系统的策划。高师教育的改革已经到了需要科学抉择的关键时刻了!我深信:好的、科学的抉择能使高师在新的世纪再创辉煌,相反,则会带来迷惘、失落,乃至混乱、退化,其结果远不止高师本身的发展受挫,从而会对新世纪的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严重而深远的影响。因此,高师教育的改革是一个要求每一个关心教育事业、关心民族未来发展的人都来参与探讨的问题。本文着重从转变观念的角度,对此谈些自己的看法,旨在引出更多的探讨,促使对高师教改的抉择建立在充分研究和有科学依据的基础上。 二 转变观念须从对已形成的、并左右着实践的观念分析出发,不然,就无法回答变革对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高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无论在国内与国外,都是与中学教育的发展对教师在数量与质量上的要求联系在一起的。人们认为,作为中学的师资应该具有高于所教学校等级的学历,并受过教学有关课程的专业训练。这种认识现在还通过法律的方式作出保证[3]。因此,根据中学师资的需求量来确定高师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根据中学课程的设置来确定高师院校的专业设置,成了高师观念决定性的特定内涵即“师范性”。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所谓“师范性”,就是高师的状态是由中等教育决定的。可以这样说,在高等学校的体系中,没有哪一类院校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规范自己的专业和发展的。 “师范性”首先表现在高等师范教育总体结构上,具体地说有以下三点: 第一,高等师范院校以培养中学的新师资为主,由于我国的中等教育结构长期以普通初中和高中为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发达,故长期以来,没有把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新师资列为高等师范教育的任务,高等师范院校实际上只是和“普通中学(含初中和高中)对口”。 第二,长期以来,在教育中强调的是连续教育、职前教育,轻在职后的再教育,故高等师范教育的重心放在全日制的高师院校。无论在设备还是师资配置上,全日制高师院校在总体上都强于教育学院,而且两者的任务截然区分:前者是培养新师资,以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要招生对象;后者是为现任教师的培训,以非学历为主,实际上属在职进修的成人教育范畴。这两类同样服务于中等教育的师资培养机构之间互不沟通。在全日制高等师范教育中,培养初中教师的专科师范学校与培养高中师资的本科师范大学之间也没有有机的纵向联系。 第三,综合上述两点,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高等师范教育内部包括职前和职后两大部分,这两部分之间缺乏内在联系,且由不同机构承担任务。而职前部分又有大专和本科的学历层次差别,有为普通中学服务的“普通师范院校”和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务的“职业技术师范”的类型差别,无论是类型、还是层次之间,都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而且存在着“跛足”现象。这使不同类的高等师范教育适应服务对象的特征被强化,而这一教育体系内部的有机性被忽视,因此缺乏结构效应。这也是造成各类高等师范院校相对闭锁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师与普通中学”对口的特征,还突出地表现在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内部的专业设置上。长期以来,我国普通中小学是以基础型学科教育为主,所以师范院校专业多以基础型文理学科为主(语、数、外、史、地、政、理、化、生、音、体、美),并按学科分系设置,不设应用型或综合型的专业。由于基础性学科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所以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长期以来变化不大。近些年来,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国内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不少师范院校突破了原有专业设置的这一原则性限制,新设了不少与高科技、市场经济发展相关的专业,于是,引出了“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之别,也引起了师范院校能否设置“非师范专业”之争。争论的双方尽管观点不同,但在承认新设专业属“非师范专业”这一点上却没有分歧,由此也可见,已形成的“师范性”概念是如何深深地刻在人们的头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