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1世纪转眼就到,作为工程教育重要部分的工科研究生教育正处在发展的严峻关头。我们有理由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自豪,也有理由正视面临的许多问题和挑战,以便主动地采取有效的对策。 为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国际上工程教育(包括工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改革动向,深入分析本国国情以明确中国工程教育的历史使命。任何就事论事的讨论,似均难以对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正确的思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工学院,在其《1994—1998远景规划》的开头引用了据称是我们中国嘘人的俗话:“Mayyoulivein interesting t-imes”。这个时代确实有趣,许多变化就在眼皮底下发生也习以为常。本文不避“无事找事”之嫌,从国际范围工程教育及其改革的背景出发,讨论笔者以为不应回避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问题,并就深化改革提出几个接口设计的意见,供发展我国跨世纪的工科研究生教育参考。 二、识别两种模式 建设重点学科,要明了该学科的前沿;兴办研究生教育,同样要明了它的前沿和世界一流的水准。纵向来看,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比较,这个问题并不存在,只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方向,它始终是第一流的。只有在作横向比较时,这个问题方才成为可讨论的问题。 现代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首先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就工程教育来讲,已经形成公认的美、德两大基本模式。从培养目标和学位授予看,美国模式培养的是工程科学学士、工程科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它的本科教育只能向工程界提供工程师的“半成品”;它的研究生教育的趣向是工程科学研究,硕士学位基本上是导致PhD的过渡学位,而博士学位几乎清一色地为学术性职业作准备。美国模式虽然也设置非传统的专业学位,如工程硕士、工程师学位、工程博士等,可是比例极小,远不能满足工程专业界的需要,而且在科学至上的学术氛围中难以生长发展。德国模式培养文凭工程师和博士工程师(工程博士)。它的本科毕业生在学术上相当于美国的硕士,在专业上则远胜美国一筹;它的博士工作的趣向是工程研究,其中包括工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研究和工程的非技术研究。从教育过程看,美国模式侧重课程学习;德国模式除课程学习外还强调工程设计和实践,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主要采用工作制。从师资的来源看,两种模式也有显著差异。美国模式重视工程科学的研究经历,要求它的教授有PhD头衔。德国模式重视工程专业经历,要求它的博士工程师在大学任教前有一定的工业经验。 如果考虑到上述的工程教育(EE)之外,还存在着工程技术教育(ETE),两种模式也还有一些差异。美国模式的工程技术教育培养工程技术副学士、工程技术学士和工程技术硕士,毕业生可分别直接承担工程技术员、工程技师或技术工程师的职责。德国模式的工程技术教育则是培养高专文凭工程师,学术上相当于美国的学士(工程科学学士或工程技术学士)。我国对工程(engineering)和工程技术(engineeringtechnol-ogy)习惯上不加区分,译介时常把这两种不同类型误以为两个层次,简单地把两种模式的工程技术教育与中国的专科工程教育作类比,似乎有失偏颇。(本文仅作此说明,不详细讨论。) 极而言之,美国模式重科学,以“学”为主;德国模式重技术,以“术”为主。撇开文化传统等等因素不谈,政治家们的决策在这里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国发展自己的科学和技术,大致有以下目的:为科学事业,为国防事业,为了社会福利,为发展经济和工商。在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代,美国科技政策的优先顺序似乎是以前二者为先,而德国似乎是以后二者为先。美国号称科学第一大国,获诺贝尔奖人数之众、SCI等收录论文之多皆为世界之最,令我们的许多教授和行政人员羡慕不已。然而它的第一经济强国地位并不因此而巩固,相反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向它的日本和德国伙伴节节败退。这个无情的事实让美国政治家开始怀疑其科学家的忠告,所谓“科学是技术之母”,渐渐悟出“科学和技术互动”的道理,进而悟出“工程教育是国家技术和经济的未来之基础”的道理。1964年,在美国科学院外成立美国工程院是一个证明:1981年,美国科学基金会在若干科学局外设立工程局也是一个证明;1986年,由该基金会启动对工程教育和研究的逐年强化的资助则是又一个证明。 现在,随着冷战结束、冷和或商战的开始,美国的科技政策“正在作出困难的转变”,重新强调它的重大技术投资要由国家安全转向国际经济竞争。正如它的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在1992年申明的那样:“进步的知识前沿并不是——一度也许是——智力享乐的问题。在无情的全球经济竞争时代,这是国民的命令。”最有戏剧性的要数其工程教育模式类似美国的英国。它的科学地位仅次于美国,最近半个世纪获诺贝尔奖人数比德日的总和还多得多,而经济上日趋衰弱则有目共睹。70年代末,英国开始重振它的工程教育,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工程——我们的未来”。现在,连政治家们也接过这个口号,英国贸易大臣M.Heseltine最近就断然宣称:“未来落在工程师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