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问题是我国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十几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把这个问题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亿亩底线,并提出了“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为1.41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37%。但是我国耕地被占用情况严重,其好地被占用状况是:东部占用比西部严重,城郊占用比农村严重,平原占用比山区严重,占高补低造成耕地隐性流失。 耕地流失的症结在于地方政府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耕地保护的根本出路在于树立节约集约合理的科学用地观,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加大农地整理的力度,提高耕地质量,建立信息监控体系,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建立用地听证制度,加大征地的透明度。 一、耕地被占用现状 在我国,一方面是耕地资源紧缺。另一方面耕地占用现象十分严重,而且耕地减少之势难以遏制。仅2006年就查处土地违法行为131077件,涉及土地面积138.4万亩(折9.23万hm[2])。其中,耕地65.1万亩(折4.34万hm[2])。分别比2005年上升17.32%、76.7%、67.63%。 (一)占用耕地严重 从“十五”我国耕地变动情况来看,耕地减少的途径有四方面:一是生态退耕,二是建设用地,三是农业结构调整,四是灾毁耕地,分别占“十五”减少1.13亿亩(折753万hm[2])耕地中的70.9%、14.4%、11.4%、3.3%。其中,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是造成耕地减少的上述第一、第三位因素,但这两项事关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核定适当的数量是必要的,而灾毁耕地是难以预料的。因此,问题集中在建设用地方面。 1.城镇化和开发区的扩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5年42.99%。城镇化发展速度是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作为城镇发展空间的支撑基础,耕地正以空前速度转变为各种非农业用地。据研究,城镇化发展速度处于全国前列的苏州市,2003年比1984年非农用地面积扩大2.59倍,而苏南的常熟市2001年比1966年城镇建设用地扩大了6.4倍。目前全国662个大中小城市中,有183个把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为自己的目标。对这种盲目追求大城市的倾向已有学者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2.楼堂馆所建设无度。号称“世界第一”、“亚洲第一”等场馆时有报导,然而其经营状况大多堪忧,如四川绵阳一体育馆,占地205亩,规模属西南一流,因离市区太远基本闲置。 3.扩建别墅、高尔夫球场、大搞房地产开发,建各种名目的培训中心。一些地方为建设上述项目藉口圈地,批多少用,久占不用;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土地粗放利用。 4.建坟造墓。近年来,各地建坟造墓之风盛行,苏州城外的墓穴现已超过20万个。浙江温州仅公路沿线山坡上的椅子坟就有12万个。这些坟墓造价高昂,而且建造分散,占地惊人。 此外,砖瓦厂每年从良田取土,毁掉大面积的耕地。 (二)好地被占严重 1.东部占地比西部严重。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建设用地占地的比例远高于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水平。1988-1991年,沿海12个省份的建设用地在全国同类用地中的比重维持在40%左右。而此后4年,其比重已上升到50%-55%。 2.城郊占用比农村严重。苏州市城镇建设用地在不同阶段都以占用高质量等级的土地资源为主,大多占用一、二等高质量耕地(如菜地和基本农田等高度熟化土壤以及部分果园和林地),而农村地区主要占用四等质量较低的耕地。 3.平原占用比山丘严重。出于投资环境和建设成本考虑,城镇扩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都选择在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交通方便的平原。因此,平原占用比山丘严重。 4.占高补低耕地隐性减少。土壤是在不同成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不均匀的自然历史体,空间变异大。土壤耕作熟化更需要经历很长时间。因此,耕地的生产潜力地域和类型差异很大。以作物平均单产而言,长江上游比中、下游地区低1/3到1/2。西部地区与中部、东部地区的差距就更大。“一步三换土”,在同一地区不同土系或土种肥力水平差异也很明显。当前,有些地方用劣质耕地来补充优质耕地,表面上看耕地总量平衡了,实际上由于耕地质量差异及其综合生产能力的下降,造成隐性的耕地减少。 (三)土地退化吞噬耕地 1.水土流失。城镇大规模开发的早期阶段常引起水土流失。此时城市好像一个大工地。由于厂房建设、仓储设施的开发、采石、筑路等活动引发的土壤侵蚀十分严重。据估计,每新建一公里公路会导致的土壤侵蚀量为400-500t/a。城镇化建设初期,土壤侵蚀速率平均是农田的10-350倍,是森林的1500倍。广东、山东等省市的抽样监测结果表明,城镇化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被调查区面积的20%左右,而深圳市的城镇化或工业开发区的水土流失面积曾占该市总流失面积的80%。 2.洪涝灾害。地表不透水面积的增加,不仅诱发和强化产生土壤侵蚀的环境,而且使地表径流时间缩短,洪峰流量增加。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地面对降水的渗透能力有明显差异。自然土壤渗透能力最好,为87.6%;压实土壤次之,为72.8%;水泥砖面只有33.0%;水泥地面渗透量接近于零。无疑产流量以水泥地面最强。一些地区遭受洪涝灾害,除极端气候因素外,城镇化过程中地表径流变化和城市排水系统跟不上是另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