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840.3;D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06(2009)02-0027-10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金融危机在全世界蔓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对中国这样一个出口大国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如出口急剧萎缩、GDP的增速放缓、居民储蓄率大幅上升等等。在这样一种不利的经济环境下,中国主要依赖出口和投资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奏效,因此中国必须立足于国内,通过增强国内消费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 (一)扩大内需的外因分析 1.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及未来经济走势预测 此次金融危机的发展体现了由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蔓延、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市场信心不振。 对于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有过多次的反复和修正,先后将2009年的增长预期从原先的3.8%大幅下调至2.2%。报告中认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时期,2009年有可能步入衰退。其中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状况更加严重,“已经或接近于衰退”,预计2008年和2009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1.5%和负0.3%,远低于2007年的2.6%。世界银行对2009年经济形势预测则更低,从2008年6月份预测的3%下调至1%,认为经济走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实体经济加速恶化。 2.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客观上要求中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金融危机在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巨大负面影响的同时,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中国近年来持续高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出口和投资需求的不断发展,而金融危机的出现导致中国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难以奏效,这在2008年下半年表现尤为明显。中国出口贸易总值近年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出口的下降进一步导致中国GDP增长速度放缓,2008年中国全年GDP增长幅度仅为9%,是近五年来的最低水平。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国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将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国内消费需求的内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实现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见表1、表2)
(二)扩大内需的内因分析 1.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消费需求严重不足 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全国金融机构吸收的居民储蓄存款增幅近年来一直高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特别是遭受金融危机的2008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加了28.38%。与美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GDP的比重相比,中国储蓄存款余额所占比重比美国高出近60个百分点。与居高不下的储蓄率相对应的就是中国消费需求的严重不足,中国居民将大量可支配收入用于储蓄,将当期消费转化为未来的消费,导致中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难以完全发挥。(见表3、表4)
2.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难以发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与投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但在宏观经济增长的拉动格局方面出现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需求结构中内部需求的比重持续下降,特别是2003年以来,国内需求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下降,净出口的贡献率均值却上升了11.11%。2005~2007年,内需增长贡献率更是下降到80%左右(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净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到20%左右。(见表5)
二、社会保障影响需求的理论基础与已有研究 中国居民储蓄率高、消费需求启动不充分,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低有诸多原因,其中虽然有缺乏稳定投资渠道等原因,但储蓄最终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由于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不充分,城乡居民消费时存有“后顾之忧”,尤其是在农村,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新的养老保障制度尚未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应对疾病风险时保障能力有限,这些都使居民对未来缺乏乐观预期。尤其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降低消费、增加储蓄成为绝大部分城乡居民应对不确定风险的主要方式。 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中国扩大内需最有效的手段,它对中国消费需求的增长不仅具有即期效应,更将在长期内发挥对消费需求的刺激作用,可以说通过社会保障拉动内需的方式符合中国居民对未来预期不乐观的现实,更符合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