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分类统计体系最为重大的一次调整,也是继1994年分税制改革、2000年部门预算改革以来我国财政管理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此次改革充分体现了国际通行做法与国内实际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全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总体要求。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有效地克服了原有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不完整、内容不全面、分类不科学、反映不明晰的弊端,可以更加完整、明晰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更有利于推进政府预算的公开、公正、透明,并将对不断提高我国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和科学理财的水平,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原因与背景 政府收支分类,即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项目进行的类别和层次划分。政府收支分类是各级政府编制预算、组织预算执行以及各预算单位进行明细核算的重要工具。 我国2006年以前实行的政府收支分类(即《政府预算收支科目》[1])方法,是计划经济时期参照前苏联财政管理模式确定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公共财政管理框架的逐步确立,以及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各项财政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有科目体系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不全面,不利于有效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与监督。原有《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只反映财政预算内收支,不包括应纳入政府收支范围的预算外收支和社会保险基金等收支,给财政预算全面反映政府各项收支活动、加强收支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尤其是不利于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构建综合预算体系,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也不利于从制度上、源头上预防腐败。 2.分类不科学,不能直观、明晰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我国原有的支出类款项科目主要是按经费性质设置的,也就是把政府各项支出划分为行政费、事业费、基建支出等。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有关部门按不同经费对财政资金进行切块分配管理,如发改委管基建费、财政部管事业费等。但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无法反映政府履行某项职能总共花了多少钱。比如,通过原科目,我们看不到完整的教育支出,要想知道一般预算中的教育支出总额,必须将教育事业费支出与行政管理费、科技三项费用、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外交外事支出等科目中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全部加起来才能得到。受此影响,政府预算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的问题。这与搞公共财政,聚公众之财、办公众之事、受公众监督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另外,由于原有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是从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仍然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和生产建设型财政色彩。如原34个支出类级科目中,排在前5位的支出大类科目是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地质勘探费、科技三项费用、流动资金。这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和财政职能的总体要求。 3.体系不完整,缺少一套统一、规范的支出经济分类,不利于做细、做实政府预算。按照国际通行做法[2],除收入分类外,政府支出一般通过两种分类反映。一种是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的支出功能分类,如教育、农业、国防等;再一种,就是反映政府支出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的支出经济分类,如工资、办公费、会议费、装备购置费等。支出经济分类是编制政府预算以及预算单位组织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2001年以前,我国在支出类、款、项科目之后附设了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业务招待费、其他费用等12个支出目级科目,类似于国外的支出经济分类。但这些目级科目只能反映部分行政事业经费开支情况,并不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可以全面明细反映各项政府支出的经济分类。2002年,虽将上述12个目级科目细化到了44个,初步满足了部门预算中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要求,但由于科目涵盖内容仍然偏窄,项目支出预算仍难利用有关科目做实、做细。政府预算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受到明显制约。 4.统计口径与国外有较大差别,不利于宏观分析决策和国际比较交流。由于我国政府收支科目在涵盖范围和分类标准等方面与国际通行做法存在较大差别,国内外财政统计口径不衔接、不可比的问题一直无法妥善解决。财政部门和国家统计部门虽然每年要作大量的口径调整和数据转换工作,但仍难保证有关数据的准确性以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可比性。为此,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次建议我国尽快进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我国社会各界对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十届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上,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专门提出,要积极创造条件,全面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全国人大、国务院、中纪委等有关方面对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1999年,国务院有关领导明确提出,要着手进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细化预算编制、推行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创造有利条件。全国人大财经委在《关于2003年中央决算的审查报告》中特别指出,科学规范的政府预算科目体系,对于加强预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抓紧制定并推行新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体系。全国人大预工委表示,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对今后各级政府职能的调整、建立公共财政制度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纪委指出,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是加强预算管理,促进源头反腐的一项重大财政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