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不仅会产生大量伤病员,而且会带来和加剧各种传染病的流行,历史上每当大战时期,必有传染病流行,人民死亡率之高,常超过平时数倍,所以自古就有“兵灾之后,必有凶年”的说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医疗卫生条件还十分落后,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区域,不仅近代医疗卫生体系尚未建立,而且缺医少药。加上日本侵略战争,尤其是残酷的“大扫荡”造成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贫困和不安,健康受损,抵抗力下降,所以各种传染病流行频率增加,范围扩大,形成与兵灾、旱灾、虫灾等并列的“病灾”问题,预防和救济病灾成为各根据地的中心任务之一,尤其是到抗战后期,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引起各根据地在抗战后期普遍开展了群众医疗卫生运动。 一 抗日根据地疫病流行状况及其原因 抗战时期共产党控制的敌后根据地都位于远离大城市的内地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医生极端缺乏。在根据地开辟初期,为了解决党政机关和八路军医疗卫生人员缺乏的困难,还动员地方医生参加军队,如晋察冀军区从1937年至1939年间先后动员地方受过正规医学教育或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医生、护士、药剂师近百人参加军区卫生工作,其中有一些原来是私人开业医生。①所以在各根据地,西医只有党政机关和八路军的医疗机关中才有,在广大乡村只有少数中医。在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原来只几个较大市镇有中药店,常常百里内外,没有医生与药店,更说不上西式医疗,全边区只有大约1000名中医,50多名兽医②,此外就是巫神的势力范围了,全区有巫神2000余人。③在晋冀鲁豫边区,乡村中也只有一些中医和游方郎中,有些偏僻乡村连中医也没有,庸医和巫婆、端公(男巫)害人的事情多有发生。据涉县弹音、七原等4个村1944年的调查,每千人中有巫婆11人,半数以上的农民当得病时将生命寄托于这些巫婆身上。④ 由于医疗卫生条件落后,抗战前内地乡村就常有疫病流行,如晋冀鲁豫边区的太行区在战前即有天花、肺结核、霍乱及性病(梅毒)等的流行。而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疫病流行更加频繁和广泛。1938年和1939年两年冀西流行恶性疟疾,1941年蔓延到漳河两岸,到1942年几乎遍及全区。1939年,太南的林县、平顺一带发现伤寒(急性肠道传染病),1940年侵入黎城、左权等县,1943年蔓延到全区。1943年夏秋之交冀南旱灾严重的时候,霍乱流行,二专区巨鹿县病死3000人,三专区曲周县东王堡村150户中死亡600人,其中因传染病致死的占4/5。⑤抗战八年,晋冀鲁豫边区因天灾及敌人放毒、得传染病而死者86万人,患病者1200万人,占边区全体人口2800万人的42.86%。⑥ 在晋察冀边区,1943年秋到1944年春疫病流行,几乎蔓延到全边区。1943年秋季在灵寿三区回归热、疟疾流行的二个月中,全区538户2156口人中死亡302人。⑦1943年10月14日,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医疗队报告,灵丘县五区乞回寺村健康人民仅有4.1%,病人中疟疾占67.7%,回归热占7.5%,感冒占6%。⑧而根据1944年2月20日蔡公琪的调查,当时灵丘南部病人占全人口的40%,其中青壮年占一半,阜平、平山、行唐等县,病人也经常占全人口的1/4,有的村庄一家家的病倒数十户。⑨从1944年秋到1945年春间,晋察冀边区的曲阳游击区再次有麻疹流行,七区岸下村及附近几个村,一个多月就死了300余名儿童。⑩在1945年2月16日前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里,罗庄村全村16岁以下儿童743人,患麻疹的366人,占总数的49.2%,死亡47人。(11) 在山东根据地,脑膜炎、痧子、流行性感冒、斑疹伤寒、回归热等是频繁发生的春瘟病。1944年春痧子、斑疹、伤寒、回归热、流行性感冒等春季传染病在滨海区流行甚广,仅日照西朱磨一个360人的小庄,从过年到3月底就病了192人,病死12人,这个村庄的庄稼因此比别的村庄晚种了半个多月。(12)鲁中米山区、九山区、嵩山区一带在1944年夏秋两季普遍发生严重的病灾,临朐县300多村中病倒两万多人;据九山、嵩山、米山三区的统计,共病倒8305人,占全区人口的40%,全县病死的共计1059人,占病人的13%,有很多村如于家庄全庄病倒。(13)1945年春的脑膜炎、痧子、流感、斑疹伤寒、回归热等春瘟病,在滨海区也流行特别广泛。(14)日照纸房区横沟村1945年春流行性感冒和脑脊髓膜炎流行,从2月18日到3月6日的18天内,即病倒84人,死亡22人。(15)鲁中区沂南一带急性脑膜炎甚为猖獗,据初步统计,仅岸堤病70余名,死11名,耿家官庄病10名,死6名,隋家店病22名,死6名。(16)海陵县河南区蒜庄湖于1945年5月11日到13日,共发现急慢性肺结核、流行性感冒和热性麻症三种传染病,三天内全庄共病倒200多人,全村陷入恐慌之中。(17) 即使在局势相对稳定的陕甘宁边区,伤寒、回归热、肺炎等急性发热的传染病也常常夺去成年男子的生命,成人死亡率高达3%。(18)1944年1月至5月,延安县因传染病而死亡2016人,占全县人口的3.2%。(19)因传染病和接生、育儿知识的缺乏等种种原因,婴幼儿的死亡率更高达60%。(20)据对志丹、安塞、子长部分地区的调查,188个妇女共生婴儿1028个,而夭折645个,死亡率高达67.2%,而甘泉杨庄窠同期出生婴儿数尚不及夭折数。(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