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月5日,港英当局不顾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对九龙城的主权要求和事先的多次警告,以整治卫生为名,强行拆除九龙城内民居,令大批城内居民流离失所,困顿哀号。这一事件再次触发了中英两国政府对九龙城主权问题的交涉,并引起内地民众对港英当局行径的抗议浪潮。广东对此事件做出的反应尤为激烈,朝野各界对遭受厄运的九龙民众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捐钱输物,派人慰问。广州各界更酝酿成立粤穗各界对九龙事件外交后援会(以下简称后援会),统领声援行动。1月12日,香港军警再次出动,到九龙城强拆临时搭建的棚帐,并打伤居民多人。消息传来,广州各界民愤沸腾,后援会遂于1月16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示威行动得到广东地方当局的批准,政府各相关部门也参与了组织协调与秩序的维持,然而这场正义的和平示威行动却横生枝节,以焚毁位于沙面的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而混乱结束。 焚毁英国驻粤总领馆事件(以下简称沙面事件)令当时国民政府在九龙城问题上的外交陷于尴尬,一场正义行动演化成一起外交事件,结果殊出意料。关于游行示威与“焚馆事件”的详细经过与幕后纠结,既存研究多失简略,其细节内幕更付阙如。①沙面事件发生后,广东地方当局为消除不利影响,下令广东新闻界统一口径,不得刊登对当局不利的新闻和评论,甚至不得刊登焚烧英国领事馆的照片。由于官方资料的缺乏,迄今为止对沙面事件的研究仍嫌不足。②焚烧英国驻粤总领事馆的幕后背景如何?是一场失控的意外事件,还是幕后有人故意安排?是如国民党事后所称系共产党“挑拨”,还是国民党内部派系争权的结果?这些问题仍需探讨。 200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全面开放所收藏的宋子文档案,内有大量有关1948年九龙城事件的档案,其中尤以沙面事件的档案最为详细,足以弥补此前人们对该事件了解与认识的不足。本文即以宋子文档案为中心,对沙面事件的经过及内幕做一详细披露,并对事件的成因略加探析。 一、1948年九龙城拆屋事件 九龙城拆屋事件所引发的中英交涉与群众抗议示威行动,与长期以来中英两国围绕着九龙城主权地位的纠葛密不可分。 1898年6月,英国殖民者强迫清朝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从中国强行租借了后称为“新界”的广阔领土,对位于新界境内的九龙城,《专条》做出如下规定:“所有在九龙城内驻扎之中国官员,仍可在城内各司其事,惟不得与保卫香港之武备有所妨碍,其余新租之地专归英国管辖。” 显然,按照《专条》规定,九龙城的主权仍属中国。对这样一块处于殖民统治区域内的飞地,港英方面从一开始便不能相容。1899年英军在接管新界时遭遇当地居民的武装抵抗,借机出兵占领九龙城,并将驻扎城内的中国官兵逐出。此后港英政府借口中方违背了《专条》中“不得与保卫香港之武备有所妨碍”的条款,拒不交还。不久,英国政府发布“枢密院令”,单方面宣布九龙城划归英国所有。英方的行动从一开始便遭到中国政府的反对。从晚清直至民国时期,中国历届政府均坚持对九龙城拥有主权,数度交涉,从未间断。 20世纪30年代,随着九龙地区市政建设的加速,港英政府着力整治九龙城的环境与卫生,迁徙居民并拆除屋宇。由于九龙城的特殊地位,港英当局的拆屋行为引起当地居民的反对和国民政府的抗议。从1933年至1937年,中英双方围绕九龙城的治权问题断续交涉达四年之久,未有结果。其后,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九龙城问题被暂时搁置。③ 八年抗战结束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民族自立情绪的高昂,国民政府尝试收复香港,但由于美国的阻挠,英军最终抢占香港,接受日军的投降,国民政府的努力遭遇重大挫折。这一结果刺激了国人的民族感情,并对随后所发生的反对港英当局九龙城拆屋事件产生了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香港重光后,大批流离失所的华人陆续开始在九龙城搭建棚屋居住,这些棚屋建造简陋,混乱无序,极易引发火灾和公共卫生事件。从1947年5月起,港英当局继续战前整治九龙城环境计划,先后三次在城内发出通告,令该城居民迁出拆屋。 港英政府的态度再次触发了国人对九龙城治权问题的严重关注,朝野各界为此纷纷做出不同程度的反应。1947年12月1日,九龙城内居民齐聚龙津义学,成立宝安县九龙城居民联合大会,推朱沛唐为大会主席。大会发出快邮代电,“请我政府迅予与英人提出抗议,并呼吁海内外同胞起来声援,以为我政府交涉后盾”。④ 九龙城事涉中国主权,国民政府外交部为此展开交涉。抗战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虽获极大提升,但由于国家实力的增长依然有限,外交上屡遭挫折。九龙城事件发生时,中国正处于国共两党、两种前途命运的决战阶段,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岌岌可危。因此,相对于民众的激烈反应,起初国民政府外交部的对英交涉显得较为温和。 港府公告发出后,国民政府外交部驻两广特派员公署香港办事处随即派员到九龙城了解事实真相,两广特派员郭德华随后于11月29日和12月2日亲自会见香港总督葛量洪(Alexander Graham),“对于上项事件表示不能同意,并请慎重考虑,立即饬属停止拆卸该地段木屋之举动”⑤,但港英政府态度强硬,交涉未有结果。12月3日郭德华回南京述职汇报,请求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