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76(2008)04—0042—05 盛世才主政新疆,始于1933年4月,止于1944年9月。这11年间,盛世才与苏联同盟关系呈现着由“蜜月期”、逐渐疏离、终至决裂的过程。苏联对新疆政策是先予后取,扶持一个亲苏的政权,并通过这个政权攫取新疆政治经济权益;而盛世才则出于维护其军阀统治目的,走的是一条“投苏、暗中反苏、公开反苏、最后试图再投苏”的政治投机道路。盛苏同盟是建立在盛苏相互利用、相互需要的基础上的,所以,这种基础上的固有矛盾决定了盛苏同盟的最终破裂。 一、盛世才与苏联同盟关系的基础 20世纪30年代初,蔓延全疆的动乱,引起了苏联政府的密切关注。1933年4月12日,反对金树仁统治的新疆“四·一二”政变发生后,金树仁政权迅即垮台。面对新疆涌现的多股政治势力以及外部因素的介入,出于维护自身政治安全和经济利益的考虑,苏联对新疆政策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从全力的介入,力图驾驭各派政治势力,直至最后出兵新疆。 1933年6月和9月,南京国民政府先后派两位大员来新,试图控制新疆,引起了苏联的警觉。于是,苏联改变策略,企图暗中拉拢得到中央承认、具有合法身份的地方实力派以为己用。当时,摆在苏方面前可供考虑的人选有和加尼牙孜、张培元、马绍武、马仲英和盛世才。苏方最初希望与伊犁屯垦使、第八师师长张培元合作,“准备联合张培元攻击盛世才”[1](P135)。张因受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罗文干之策动而予以回绝,遂与苏联结怨;苏方想与南疆喀什行政长马绍武合作,马绍武也表示,有苏方的支持,“届时你们将在这里得到日本在满洲地区所拥有的一切”[2](P51)。但南疆英国势力过大,苏联势力无法介入;苏联通过蒙古向哈密反金武装暴动头目和加尼牙孜部供应服装、武器、粮食,准备帮助和氏,但和加尼亚孜很快与伪东突分裂政权沆瀣一气;回族军阀马仲英是新疆政权最有力的争夺者,他和盛世才都向苏联提出援助的申请,但国民党三十六师师长的头衔及其与日本勾结的传闻,使苏联对他不大放心。苏联方面选择再三,认定盛世才是可以扶植的最合适的人选。 如果说南京国民政府试图插手新疆引起苏方不快的话,新疆动乱出现的日益明显反苏倾向则更使苏方产生不安,1931-1933年新疆的动乱,不仅使苏新贸易关系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对苏联中亚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尤令苏联不能容忍的是,英、日、德等国居然染指新疆,并试图以新疆为跳板威胁苏俄已非一日。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考虑,苏联都希望新疆结束战乱,早日实现和平安定。1933年4月8日,苏联《东方真理报》发表题为《英日在中国西部角逐》的长文,指出英、日帝国主义正在对新疆实行侵略,“新疆无论是继续动乱还是形成一个独立国或几个分裂政权,都将成为帝国主义武力攻击苏联的基地”[3](P141-142)。实际上,英、日、德在新势力范围根本无法与苏联相抗衡,而《东方真理报》等报纸的极力渲染,是为苏联下一步直接干涉新疆政局制造舆论。苏联要想完全控制新疆,则必须选择好其代理人。而盛世才为了取得苏联的信任,把自己扮演成一个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使苏联对他产生了好感;而且,在苏联眼中,盛也是一个杰出的军事领导者,有能力统治好新疆;再者,盛世才是南京国民政府任命的新疆边防督办,支持盛也可以使苏联避免支持其他人选所带来的外交层面的麻烦。权衡利弊,苏联最终决定与盛世才合作。 新疆“四一二”政变后不久,盛世才公开表示承认苏联与金树仁政权签订的《新苏临时通商协定》,并愿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面对盛世才的亲苏姿态,苏方随后作出了反应。1933年8月3日,苏共中央政治局下达对新疆工作的指示:“必给新疆地方政府以积极的支持,以粉碎马仲英和其它回人的队伍”[2](P51)。 盛世才主动同苏结盟,是出于巩固其在新疆统治地位的需要。1933年新疆“四·一二政变”后,盛世才虽取得了新疆合法统治者的地位,但他却仍处于马仲英、张培元、伪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等强大敌对势力的层层包围之中,因此,急需外部的帮助,以确立自己在新疆的统治地位。起初,盛世才选择争取南京中央政府的支持,但南京对盛并不信任,并试图借马张牵制盛世才控制新疆。无奈,盛世才只好把目标转向国外,当时对新疆局势有影响力的只有英国、日本和苏联。英国与新疆距离遥远,而且已经支持东突伪政权与盛为敌,日本则支持马仲英,且当时中日矛盾日趋激烈,因此,盛世才只有向苏联求援。 这样,一方面是盛世才在强敌威胁之下需要外援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苏联为维护其中亚地区稳定和远东地区战略安全,为扩大在新疆权益,也乐于援助盛世才。正是在这种相互需要相互利用的基础上,盛苏同盟很快建立起来了。 二、盛世才与苏联同盟关系的确立 1933年11月,张培元和马仲英部结成联盟,以优势兵力,准备两路夹击盛世才。盛世才派遣新疆省外交署长陈德立等潜赴莫斯科,寻求苏方军事援助。11月底,苏方阿布列索夫出任迪化总领事,全面负责对新疆的援助工作。随后,苏新双方签订了军事援助密约。1933年12月,苏联红军直捣惠远,“除将张培元大本营包围外,并将各级官员逮捕”[4](P3372),反盛的伊犁势力兵消瓦解。1934年1月,马仲英拥兵两万围攻迪化,苏联又以“阿尔泰军”名义从塔城巴克图卡入境攻击迪化,打散马仲英部。1934年7月,马仲英残部马虎山、和加尼牙孜部麻木提再度起兵反盛,盛世才再次借助苏军力量,彻底消灭了马部的三十六师[5](P249)。1938年,苏军“红八团”驻兵哈密,帮助盛世才政权守住了东疆大门,使中国中央政府势力难越兰州一步。 苏联全力帮助盛世才削平群雄,使盛氏坐稳了“新疆王”的宝座。随后,盛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经济、巩固政权。而盛要巩固自己在新疆的统治地位,仍离不开苏联的支持,这就要求他把与苏联的战时军事同盟关系发展为战后全面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关系。而对苏联来说,虽然帮助盛击败了帝国主义在新疆的代理人,但其残余势力并未彻底清除。因此,苏联也需要进一步支持盛世才亲苏政权,巩固其在新疆的权益,并使新疆为苏联国家安全利益服务。